[发明专利]阻滞重金属迁移的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46307.3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4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徐恒;吴博涵;陈鹏;梁珂;彭鹤;彭顶华;罗焕颜;徐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A01G17/00;A01G20/00;A01G2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金铭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滞 重金属 迁移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阻滞重金属迁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检测到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数据,使用ArcGIS中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插值法明晰重金属在污染区域的空间分布,根据其分布情况设置不同距离的缓冲区;根据归一化植被指数,通过ArcGIS中Spatial Analyst Tools功能确定各距离隔离带面积;
所述隔离带种植灌木和草本植物,种植方式为在种植的两行灌木之间播撒草本植物,所述灌木包括红叶石楠、杜鹃、火棘和马桑中至少一种,所述草本植物包括五节芒、高羊茅、香根草、小飞蓬和千里光中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滞重金属迁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木与所述草本植物的盖度之比为1:1.8~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滞重金属迁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灌木的行距为0.9~1.1m,株距为0.5~0.7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滞重金属迁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灌木的种植槽长为0.5~0.7m,宽为0.5~0.7m,深为0.7~0.9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滞重金属迁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要设置隔离带的缓冲区的重金属含量高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时,向所述缓冲区覆盖10~20cm厚的土壤基质后再种植隔离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滞重金属迁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覆盖所述土壤基质时还包括向所述土壤基质中添加土壤改良材料,所述土壤改良材料包括生物炭、腐殖质、保水剂和长效肥中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滞重金属迁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行灌木种类不同,相邻两行灌木分别为第一类灌木和第二类灌木,所述第一类灌木包括石楠和杜鹃中至少一种,所述第二类灌木包括火棘和马桑中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阻滞重金属迁移的方法在矿区植被恢复方法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630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