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炼钢转炉煤气前烧后烧分散进风燃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46106.3 | 申请日: | 202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0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森;魏小林;姚远;李博;李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1C5/40 | 分类号: | C21C5/4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炼钢 转炉 煤气 前烧后烧 分散 燃烧 装置 | ||
1.一种炼钢转炉煤气前烧后烧分散进风燃烧装置,其中包括:转炉煤气出口(1)、活动烟罩(2)、汽化烟道(3)、分散叶片(4)。所述转炉煤气出口(1)布置在活动烟罩(2)下方;所述活动烟罩(2)能够上下升降,能调节与转炉煤气出口(1)之间需要的间隙,不妨碍转炉倾动。当需要更换炉衬时,活动烟罩又能平移开出炉体上方。所述分散叶片(4)布置在活动烟罩(2)或汽化烟道(3)中,使转炉煤气出口(1)外侧、活动烟罩(2)下端进入的空气,分散进入转炉烟道中心轴方向,加强进入空气与转炉煤气混合强度,促进煤气完全燃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钢转炉煤气前烧后烧分散进风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分散叶片(4)设置为水冷膜式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炼钢转炉煤气前烧后烧分散进风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分散叶片(4)水冷膜式壁管与内环集箱(6)和外环集箱(5)连通。所述内环集箱(6)设置在烟道中心轴近端,所述外环集箱(5)设置在烟道中心轴远端。所述内环集箱(6)中心轴与所述外环集箱(5)中心轴同心,与转炉烟道中心轴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钢转炉煤气前烧后烧分散进风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分散叶片(4)边线与烟道壁面边线夹角为α,其夹角α的最佳取值范围为α=25°-7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钢转炉煤气前烧后烧分散进风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分散叶片(4)与分散叶片(4)之间的风道(7)为非径向通道,外界空气呈旋流状态分散进入转炉烟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钢转炉煤气前烧后烧分散进风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烟道壁面与分散叶片(4)设置为环″h″形结构,转炉烟道外空气从烟道壁面下端进入环“n”形空气腔。所述分散叶片(4)开有通气孔或通气槽,空气或混合气体通过通气孔或通气槽分散进入烟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钢转炉煤气前烧后烧分散进风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转炉煤气出口(1)通道直径为D,分散叶片(4)内边沿直径为d,分散叶片(4)与分散叶片(4)之间的风道(7)宽度为W,其中d的最佳取值范围为d=0.6-0.8D,其中W的最佳取值范围为W=0.02-0.07D。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钢转炉煤气前烧后烧分散进风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转炉烟道内部设置二个或二个以上分散叶片(4)组合装置,所述二个或二个以上分散叶片(4)组合装置,依次平行布置在活动烟罩(2)或汽化烟道(3)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610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端到端超文本传输协议转换系统
- 下一篇:具有备用电池的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