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汗保暖衣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43278.5 | 申请日: | 2021-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2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虞剑;潘小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乌市完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04 | 分类号: | A41D1/04;A41D1/06;A41D13/08;A41D27/00;A41D27/12;A41D27/18;A41D27/10;A41D27/13;A41D27/28;A41D31/06;A41D31/02;A61N5/06;A61F7/08 |
代理公司: | 杭州聚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69 | 代理人: | 朱健 |
地址: | 322013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汗 保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汗保暖衣,包括上衣主体和裤子主体,所述上衣主体的上端设置有保暖长袖,保暖长袖与上衣主体的连接处设置有腋下连接带,所述腋下连接带的内部是由针织面料层、排汗面料层、透气罩网和棉纱布料层所共同组成,所述理疗垫片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远红外理疗贴、石墨烯垫片和亲肤保温棉层,远红外理疗贴设置在石墨烯垫片的外表面,亲肤保温棉层设置在石墨烯垫片的内表面,所述上衣主体和裤子主体的内部均是由加绒棉层、绒毛布料层、纯棉层、蚕丝面料层和保暖复合纤维层所共同组成。本发明通过对保暖衣腋下部位处采用透气式设计,方便进行快速排汗,同时对保暖套装整体采用复合保暖设计,起到良好的保暖抗寒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暖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排汗保暖衣。
背景技术
内衣,是指贴身穿的衣物,包括背心、汗衫、短裤、胸罩等。内衣指穿在其他衣物内的衣服,通常是直接接触皮肤的,是现代人不可少的服饰之一。内衣有吸汗、矫型、承托身体、保暖及不受来自身体外的污秽的危害的作用,有时会被视为性征。保暖内衣是一种保暖的衣服,适合晚秋及寒冷的冬天穿,并且穿上不会显得臃肿,轻便利落。
目前的保暖衣保暖效果不好,同时未对出汗多的腋下部位处进行快速排汗设计,导致保暖衣内部浸湿,降低了穿着舒适度,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新型的排汗保暖衣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汗保暖衣,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的保暖衣保暖效果不好,同时未对出汗多的腋下部位处进行快速排汗设计,导致保暖衣内部浸湿,降低了穿着舒适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排汗保暖衣,包括上衣主体和裤子主体,所述上衣主体的上端设置有保暖长袖,保暖长袖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理疗垫片,保暖长袖与上衣主体的连接处设置有腋下连接带,所述腋下连接带的内部是由针织面料层、排汗面料层、透气罩网和棉纱布料层所共同组成,所述理疗垫片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远红外理疗贴、石墨烯垫片和亲肤保温棉层,远红外理疗贴设置在石墨烯垫片的外表面,亲肤保温棉层设置在石墨烯垫片的内表面,所述上衣主体和裤子主体的内部均是由加绒棉层、绒毛布料层、纯棉层、蚕丝面料层和保暖复合纤维层所共同组成,所述上衣主体的领口部位处设置有领口包裹带。
优选的,所述针织面料层包覆在排汗面料层的外表面,透气罩网包覆在排汗面料层的内表面,棉纱布料层包覆在透气罩网的内表面。
优选的,所述针织面料层的质量占比为10%-15%,排汗面料层的质量占比为12%-18%,透气罩网的质量占比为20%-30%,棉纱布料层的质量占比为35%-45%。
优选的,所述排汗面料层的内部采用透气薄纱和大孔径织物纤维材料混合压制而成。
优选的,所述裤子主体的上端槽口处设置有束腰带,裤子主体的裤脚口处设置有束脚带。
优选的,所述裤子主体的表面设置有透气网带。
优选的,所述加绒棉层、绒毛布料层、纯棉层、蚕丝面料层和保暖复合纤维层采用高精度缝纫机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加绒棉层的质量占比为15%,绒毛布料层的质量占比为18%,纯棉层的质量占比为29%,蚕丝面料层的质量占比为18%,保暖复合纤维层的质量占比为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保暖长袖与上衣主体的连接处设置有腋下连接带,腋下连接带的内部是由针织面料层、排汗面料层、透气罩网和棉纱布料层所共同组成,通过对排汗较多的腋下部位处进行透气排汗式设计,腋下连接带内部均采用透气性好的大孔径材质进行压制而成,方便对使用者腋下部位处进行快速排汗,有效防止保暖衣内部浸湿,从而提高了使用者穿着舒适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乌市完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义乌市完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32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抛光厚度可控的手持式磨光机
- 下一篇:一种船舶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