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解海绵城市内涝的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43173.X | 申请日: | 2021-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1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 发明(设计)人: | 余佳嵩;谭志荣;何定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市城市规划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3/04;E03F5/04;E03F5/042;E03F5/10;E03F5/22;E03F5/06;E03F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604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解 海绵 城市 内涝 系统 方法 存储 介质 | ||
1.一种缓解海绵城市内涝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控制主机(1)和排水装置(2),所述排水装置(2)包括排水管(21)、井道(22)和缓冲池(23),所述排水管(21)位于所述井道(22)底部,所述井道(22)内设有第一水位计(32),所述第一水位计(32)用于测量第一水位,所述第一水位计(32)与所述中央控制主机(1)电连接;
所述排水管(21)连接有水平管(29),所述水平管(29)靠近所述排水管(21)的一端设有电动阀门(27),所述电动阀门(27)与所述中央控制主机(1)无线通信连接,所述中央控制主机(1)用于当监测到第一水位计(32)测量的第一水位超过预设的第一水位阈值时,控制所述电动阀门(27)打开;
所述水平管(29)远离所述排水管(21)的一端连接有立管(30),所述立管(30)竖直向下设置,所述立管(30)远离所述水平管(29)的一端连接有连通管(31),所述连通管(31)穿设所述缓冲池(23)侧壁并与所述缓冲池(2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解海绵城市内涝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水仓(24),所述缓冲池(23)远离自身底部的侧壁上设有输送管(33),所述输送管(33)与所述蓄水仓(2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缓解海绵城市内涝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池(23)内设有第二水位计(36),所述第二水位计(36)用于测量所述缓冲池(23)内的第二水位,所述第二水位计(36)与所述中央控制主机(1)电连接;
所述缓冲池(23)底部设有第一水泵(37),所述第一水泵(37)的出水端连接有传送管(34),所述传送管(34)与所述输送管(33)连接,所述第一水泵(37)与所述中央控制主机(1)无线通信连接,所述中央控制主机(1)用于当所述第二水位超过预设的第二水位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水泵(37)启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缓解海绵城市内涝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仓(24)延伸至地面以上,所述蓄水仓(24)与外界联通处设有顶棚(42),所述蓄水仓(24)底部设有第二水泵(38),所述第二水泵(38)的出水端连接有排放管(39),所述排放管(39)远离所述第二水泵(38)的一端穿设所述顶棚(42)并伸出,所述中央控制主机(1)与所述第二水泵(38)无线通信连接,所述中央控制主机(1)用于当接收到水泵控制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水泵(37)和所述第二水泵(38)启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解海绵城市内涝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池(23)延伸至地面以上,所述缓冲池(23)与外界联通处设有维修井盖(43),所述缓冲池(23)内壁和所述蓄水仓(24)内壁均设有维修梯(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解海绵城市内涝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池(23)的底部低于所述排水管(21)的高度。
7.一种缓解海绵城市内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设的位于缓冲池的第一水位计的第一水位信息;
判断所述第一水位信息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水位阈值;
若超过,则控制电动阀门开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缓解海绵城市内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若超过,则控制电动阀门开启的步骤之后包括:
获取预设的位于蓄水仓的第二水位计的第二水位信息;
判断所述第二水位信息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二水位阈值;
若超过,则控制位于缓冲池内的第二水泵开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缓解海绵城市内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第一水泵启动指令;
基于所述第一水泵启动指令,控制所述第一水泵启动;
获取第二水泵启动指令;
基于所述第二水泵启动指令,控制所述第二水泵启动。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未经肇庆市城市规划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317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工程物资管理的后勤管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