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光缆监控管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42994.1 | 申请日: | 2021-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8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 发明(设计)人: | 谢成;何勇君;李伟;谭晓明;胡朗;郑培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0/079 | 分类号: | H04B10/079 |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冼俊鹏;莫秀波 |
| 地址: | 100028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光缆 监控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光缆监控管理方法,涉及光缆监控设备,解决了不能实现对光缆故障点准确定位的技术问题。包括光缆位置链构建步骤和实时监控步骤;所述光缆位置链构建步骤用于采集光缆位置信息,并对所述光缆位置信息进行标签信息化处理,以形成光缆位置链;所述实时监控步骤用于实时监控光缆的状态,并在所述光缆发生故障告警时,启动对所述光缆的测试,以获取故障曲线数据;根据所述故障曲线数据获取故障点位置信息。本发明能迅速、准确地对故障点进行定位,同时还能及时找到故障点的准确位置,确保用户通信及时恢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缆监控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智能化光缆监控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光缆监测技术经过多年的应用与发展,技术日趋完善与成熟。随着国内外光缆网络建设的飞速发展,针对光缆运维管理的时效性、易用性、智能化也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因此,面向光缆监测应用技术呈现出不断突破与发展的趋势,实时化、网络化、可视化、数据化也成为光缆监测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
目前以现代通信技术、光纤测试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GIS等技术融合与应用构建的对光缆资源监测管理的在线监测管理平台,是目前国内主流应用技术。在线监测管理平台具有机房管理、管井管理、光缆管理、光缆组管理、设备管理、监控管理等功能。该平台可通过监测站监测光缆故障问题,并接收告警信息。但不能实现对光缆故障点的准确定位。因此,光缆故障基本靠用户申告,或人工巡检,导致光缆故障抢修周期较长,影响各类业务的正常通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化光缆监控管理方法,解决了不能实现对光缆故障点的准确定位,难以及时发现故障的问题。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光缆监控管理方法,包括光缆位置链构建步骤和实时监控步骤;
所述光缆位置链构建步骤用于采集光缆位置信息,并对所述光缆位置信息进行标签信息化处理,以形成光缆位置链;
所述实时监控步骤用于实时监控光缆的状态,并在所述光缆发生故障告警时,启动对所述光缆的测试,以获取故障曲线数据;根据所述故障曲线数据获取故障点位置信息。
所述光缆位置链构建步骤,具体包括:
第一步、选定目标光缆,并使所述目标光缆处于工作状态;
第二步、对所述目标光缆不同的位置依次进行敲击,以使所述目标光缆产生震动;
第三步、实时采集目标光缆的震动特征,并对所述震动特征进行分析,以获取敲击位置的光缆位置信息;
第四步、将所有获取到的所述光缆位置信息一一对应的录入到电子标签中,并将所述电子标签固定在目标光缆相应的位置上。
在第三步中,所述对震动特征进行分析,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震动特征生成震动特征数据,并根据所述震动特征数据判断敲击是否为人为敲击产生的震动;若是,则获取敲击位置的光缆位置信息。
所述根据震动特征数据判断敲击是否为人为敲击产生的震动,具体包括,
预设一敲击时长以及在所述敲击时长中将要敲击光缆的敲击次数;实时监测目标光缆,待光缆路由探测主机接收到第一次震动时开始计时;若在所述敲击时长内敲击的次数与光缆路由探测主机接收到的震动次数一致,则判定所述敲击为目标敲击。
所述获取敲击位置的光缆位置信息,具体包括,
实时采集所述目标光缆的瑞利散射光信号、以及所述窄带激光脉冲从发射到再次接到产生相位变化的瑞利散射光信号的时间差,将所述时间差与光速进行乘积运算,得到乘积结果;再将所述乘积结果除以目标光缆的折射率,得到所述窄带激光脉冲的总路径行程;取所述总路径行程的一半作为敲击点至探测主机发射端之间的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29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