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打钉包覆设备的上钉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42219.6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77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勇;王铮;崔启林;范常鑫;张鑫;贺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海纳川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F7/13 | 分类号: | B27F7/13;B27F7/11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维新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打钉包覆 设备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打钉包覆设备的上钉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推动预装有码钉的储钉托盘到达上钉托盘前的预设位置;将到位后的储钉托盘上最靠前位置的码钉上推至上钉托盘中;将上钉后的上钉托盘抬升至钉枪组件的枪托位置,并启动电磁铁以将上钉托盘中的码钉吸取;将电磁铁吸取的码钉固定于钉枪组件的枪梭内以完成上钉。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整体上钉系统结构的组合实现码钉的储存、上钉和换钉过程,提高了码钉的储存、运行和定位等操作的稳定性和精确性,提升了效率,降低了工时,减少了人工上钉带来的码钉易断裂问题,同时减少了人工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内饰打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打钉包覆设备的上钉方法以及一种自动打钉包覆设备的上钉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现有的打钉包覆设备,在打钉过程中,码钉的上钉需要人工进行操作,人工上钉操作容易损坏码钉,使码钉断裂,码钉断裂也会影响上钉效率及上钉节拍,增加上钉频次,在打钉过程中换钉影响生产效率,且无法根据码钉数量及时对码钉进行更换。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打钉包覆设备的上钉方法及系统,通过机械自动化方式实现码钉的储存和上钉,通过整体上钉系统结构的组合实现码钉的储存、上钉和换钉过程,电气控制方式能够提高码钉的储存、运行和定位等操作的稳定性和精确性,提升效率,降低工时,减少人工上钉带来的码钉易断裂问题,同时减少人工工作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打钉包覆设备的上钉方法,包括:
推动预装有码钉的储钉托盘到达上钉托盘前的预设位置;
将到位后的所述储钉托盘上最靠前位置的码钉上推至上钉托盘中;
将上钉后的所述上钉托盘抬升至钉枪组件的枪托位置,并启动电磁铁以将所述上钉托盘中的码钉吸取;
将所述电磁铁吸取的码钉固定于所述钉枪组件的枪梭内以完成上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设置两组并排的所述储钉托盘,在其中一组储钉托盘上的码钉全部上钉后,将另一组储钉托盘上预装的码钉推入当前组储钉托盘,重新开始进行上钉操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利用回位感应器检测处于上钉操作的储钉托盘上的码钉,在检测到所述储钉托盘上不再有码钉时,控制当前处于上钉操作的储钉托盘回位,同时控制将另一组储钉托盘上的码钉推入回位后的当前组储钉托盘,重新推动装满码钉的储钉托盘到达上钉托盘前进行上钉操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储钉托盘到达预设位置后,利用所述推钉气缸带动推钉挡板,将所述储钉托盘上最靠前位置的码钉上推至所述上钉托盘中;
利用光电感应装置感应所述上钉托盘中的码钉,在所述光电感应装置感应到所述上钉托盘码钉到位后,控制所述上钉气缸将所述上钉托盘抬升至枪托位置,在电磁铁将码钉吸取固定后控制枪梭闭合。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自动打钉包覆设备的上钉系统,应用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公开的自动打钉包覆设备的上钉方法,包括:储钉托盘、伺服电机、链式传输模组、推钉组件、上钉托盘、上钉气缸和钉枪组件;
所述储钉托盘上预装有码钉,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链式传输模组移动以带动所述储钉托盘到达预设位置;
所述推钉组件将到位后的所述储钉托盘上的码钉上推至所述上钉托盘;
所述上钉气缸将上钉后的上钉托盘抬升至所述钉枪组件的枪托位置,所述钉枪组件的电磁铁启动,以将所述上钉托盘中的码钉吸取并固定于所述钉枪组件的枪梭内,完成上钉。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储钉托盘并排设置两组,在其中一组储钉托盘上的码钉全部上钉后,将另一组储钉托盘上预装的码钉通过运动机构推入当前组储钉托盘,由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所述链式传输模组带动重新装满码钉的储钉托盘继续进行上钉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海纳川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延锋海纳川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22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