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粘接能力强的单组分聚氨酯发泡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342091.3 | 申请日: | 2021-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13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 发明(设计)人: | 钟小芳;徐世林;李光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红宝丽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175/04 | 分类号: | C09J175/04;C08G18/64;C08G18/54;C08G18/48;C08G18/4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厚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5 | 代理人: | 康丹娜 | 
| 地址: | 6103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力强 组分 聚氨酯 发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粘接能力强的单组分聚氨酯发泡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氨酯发泡胶技术领域。其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1~5%的松香树脂、1~5%的聚醚多元醇、1~5%的氨基树脂、15~35%的组合料树脂、30~52%的溶剂、18~28%的异氰酸酯和0.02~0.4%的催化剂,所述组合料树脂为再生料合成的聚酯或聚醚多元醇。本发明具有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发泡高度和粘接能力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接能力强的单组分聚氨酯发泡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氨酯发泡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氨酯发泡胶是气雾技术和聚氨酯泡沫技术交叉结合的产物,通过将聚氨酯预聚体、发泡剂、催化剂等组分装填于耐压气雾罐中,当物料从气雾罐中喷出时,沫状的聚氨酯物料会迅速膨胀并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固化反应形成泡沫。由于该聚氨酯发泡胶对一般的建筑材料均具有较高的粘附性,广泛应用于建筑、门窗等的密封堵漏、填空补缝、固定粘结、保温隔音等方面。
现有技术中,单组分聚氨酯发泡胶通常由聚酯多元醇树脂、聚醚多元醇树脂等与异氰酸酯反应,再辅以其他助剂形成发泡胶产品,这类聚氨酯发泡胶的制备成本相对较高,在减小聚氨酯发泡胶的原料中聚酯、聚醚多元醇树脂的含量比例,加入替代物时,则会降低单组分聚氨酯发泡胶的粘接能力及发泡高度,影响聚氨酯发泡胶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发泡高度好、粘接能力强的单组分聚氨酯发泡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粘接能力强的单组分聚氨酯发泡胶,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1~5%的松香树脂、1~5%的聚醚多元醇、1~5%的氨基树脂、15~35%的组合料树脂、30~52%的溶剂、18~28%的异氰酸酯和0.02~0.4%的催化剂,所述组合料树脂为再生料合成的聚酯或聚醚多元醇。
进一步的,所述的聚醚多元醇的羟值为30~38mgKOH/g,酸值≤0.1mgKOH/g,官能度为3。
进一步的,所述组合料树脂的羟值为30~60mgKOH/g,酸值≤3mgKOH/g。
进一步的,所述的氨基树脂为异丁醚化氨基树脂,所述氨基树脂的酸值≤0.1mgKOH/g、固含量为56~68%、容忍度为7~12。
进一步的,所述的松香树脂为C9松香树脂、松香424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溶剂为二氯甲烷。
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为双吗啉和有机锡催化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的,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的催化剂包括0.01~0.2%的双吗啉和0.01~0.2%的有机锡催化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粘接能力强的单组分聚氨酯发泡胶的制备方法,称取各重量比例的原料,将松香树脂溶解于溶剂内,加入聚醚多元醇、氨基树脂和组合料树脂,搅拌均匀后继续加入异氰酸酯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催化剂,搅拌均匀并过滤,即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红宝丽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红宝丽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20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