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条烟堆包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41739.5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1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曾国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科盛智能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5/20 | 分类号: | B65B35/20;B65B35/24;B65B19/02;B65B11/00;B65B61/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赖开慧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条烟堆 包膜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条烟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条烟堆包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条烟堆沿输送方向进行环绕包膜,形成第一套膜,而后经过输入输送带进行输送,输送至支撑台板;第二步,支撑台板后端设置有环绕包膜装置,环形包膜装置后设置有输出输送带,输入输送带处设有用于对条烟堆进行推送的条烟堆推送机构,条烟堆到达支撑台板时,利用条烟堆推送机构进行推送,使条烟堆经过环绕包膜装置实现缠绕包膜,直至条烟堆到达输出输送带;第三步,当条烟堆受到输出输送带的牵引力后,条烟堆推送机构回复至初始位置准备下一次推送。其解决了现有条烟堆在包膜过程中效率不高、稳定性不好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条烟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条烟堆包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包装机中有一种是用于把若干条香烟等矩形包装物品按设定的数量进行码垛,然后在码垛好的物品上放置一张标签,再把该垛物品进行套膜封口包装。该种包装机包括机架及设于机架上的输送装置、计数装置、码垛装置、套膜封口装置、标签发放装置及翻转装置,其中所述输送装置采用上压带轮及下压带轮通过平皮带夹持输送,将条状物品输送到翻转装置上,翻转装置接收到设定数量的被包装物后转动一个工位使条状物品向下翻转落在码垛装置的承接装置上,计数装置设于输送装置出口用于对进入翻转装置上的条状物品进行计数,所述套膜封口装置用于对码垛好的条状物品套上一层塑料薄膜,同时在塑料薄膜的接合位置把塑料薄膜切断并封接,上述各机构及相对位置关系在2003年12月31日公告的中国专利CN2595676即设有精确导向机构的自动套膜封口热收缩包装机所公开的专利文献中已有清楚记载,在此不予详述。
上述的套膜封口装置实现了对条烟堆的全方位包覆,包覆过后使用热封口装置进行封口,而后利用热收缩装置进行收缩,实现对条烟堆的包覆的紧致,该技术属于现有业界常规的技术。但是,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这种依靠热烘收缩的方式越来越不适于生产,第一,采用热烘收缩的方式容易发生安全隐患;第二,这种方式的耗能较高;第三,采用热收缩膜,其环保性能较差,不利于环保的要求。
本发明人对于套膜封口包装又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在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110558346.3中公开了一种条烟包膜不开裂包装工艺,但是在实际生产测试中发现,该生产工艺存在有稳定性较弱的缺陷,究其原因在于条烟堆的包装属于一种高速包装流程,在高速包装流程状态下,对于条烟套膜的控制容易有瑕疵。
于是,本发明人重新调整了方案的思路,采用了不完全的套膜封口与环绕包膜结合的方式,利用套膜封口仅实现一个条烟堆周向的包装,这样就避免了包覆不紧密、稳定性较差的问题,而利用环绕包膜实现另一周向的缠绕,实现紧密性的加强,并且是实现稳定性的提升。但是这一过程中,需要使得进行第一次套膜的条烟堆经过环绕包膜机构,这一过程需要进行周向的缠绕,是无法实现底部的支撑的,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较为有效方法的实现条烟堆的稳定过渡,于是形成了本方案。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条烟堆包膜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条烟堆在包膜过程中效率不高、稳定性不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条烟堆包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条烟堆沿输送方向进行环绕包膜,形成第一套膜,而后经过输入输送带进行输送,输送至支撑台板;
第二步,支撑台板后端设置有环绕包膜装置,环形包膜装置后设置有输出输送带,输入输送带处设有用于对条烟堆进行推送的条烟堆推送机构,条烟堆到达支撑台板时,利用条烟堆推送机构进行推送,使条烟堆经过环绕包膜装置实现缠绕包膜,直至条烟堆到达输出输送带;
第三步,当条烟堆受到输出输送带的牵引力后,条烟堆推送机构回复至初始位置准备下一次推送。
进一步的,第三步中,条烟堆在回复至初始位置时,通过避让机构实现对下一个输入的条烟堆的避让。
进一步的,所述避让机构为推板升降机构和/或推板弯折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科盛智能物流装备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科盛智能物流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17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