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油无卤无红磷阻燃聚烯烃热收缩材料及由其制得的热收缩管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40442.7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20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胡钧;张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喜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51/06;C08L53/00;C08K5/5399;C08K5/5313;C08K3/2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贾曼曼 |
地址: | 21130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油无卤无 红磷 阻燃 烯烃 收缩 材料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油无卤无红磷阻燃聚烯烃热收缩材料,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合物基材100份,无机阻燃剂60~80份,聚磷腈阻燃剂5~15份,磷氮系阻燃剂15~30份,复合抗氧剂1.5~3份,加工助剂5~8份和环保型色母粒3~5份。其中,所述的聚合物基材由5~15份接枝马来酸酐的辐射接枝相容剂、10~20份VA含量≤28wt%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50~70份VA含量为50~70wt%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和10~20份热塑性弹性体组成。本发明的聚烯烃热收缩材料及由其制得的热收缩管具有满足抗张要求、耐油性良好和加工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烯烃热收缩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烯烃热收缩材料及制得的热收缩管。
背景技术
我国高铁及城市轨道车辆的大发展,也带动了我国机车车辆电缆(电线)的高速发展,GB12528.11-2003《交流额定电压3kv以下铁路机车车辆用电缆(电线)》补充件1《交联聚烯烃绝缘铁路机车车辆用电缆(电线)》规定的额定电压3kv及以下适用于机车车辆及城市轨道车辆的配电系统、控制系统、信号系统的电器装置用电缆(电线),特别适用于窄小空间以及有低烟、无卤、阻燃要求的场合。同时,电缆(电线)材料有严格的耐浸矿物油和燃料油试验标准要求。
耐油无卤阻燃电线电缆需要与之相应匹配的无卤阻燃热收缩管必须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及耐油性能,目前,无卤阻燃或无卤无红磷阻燃热收缩管已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电器等领域,但这些无卤产品若应用于高铁、城市轨道车辆等电器接头方面存在耐油性能的缺陷,急需研制一种具有无卤、无红磷和阻燃性能,且具有优异的耐油性能的热收缩管应用于高铁、城市轨道车辆等行业的线缆接头场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耐油无卤无红磷阻燃聚烯烃热收缩材料及由其制得的热收缩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聚烯烃热收缩材料,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合物基材100份,无机阻燃剂60~80份,聚磷腈阻燃剂5~15份,氮磷系阻燃剂15~30份,复合抗氧剂1.5~3份,加工助剂5~8份和色母粒3~5份。
其中,所述的聚合物基材由5~15份接枝马来酸酐的辐射接枝相容剂、10~20份VA含量≤28wt%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50~70份VA含量=50~70wt%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M和10~20份热塑性弹性体组成。VA指的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乙酸乙烯。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了提高耐油性能,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熔融指数MI=2~6。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了提高加工效率,所述热塑性弹性体为嵌段共聚物,具有高温弹性,比起现有的烯烃弹性体(如POE),能在更高的温度保持良好的弹性,提高材料的加工性能。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了提高加工效率,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熔融指数MI≤1.0。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了提高加工效率,所用嵌段共聚物为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OBC,更优选采用美国陶氏化学的9000或9100系列中的一种。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工助剂由交联敏化剂和润滑剂组成,交联敏化剂的重量份数为1-2份,所述的润滑剂的重量份数为4-6份。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无机阻燃剂包括40-60份氢氧化铝和20-40份氢氧化镁。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聚磷腈阻燃剂包括六苯氧基环三磷腈和/或苯氧基聚磷腈,所述的六苯氧基环三磷腈和苯氧基聚磷腈重量份数分别是(5-15)及(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喜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喜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04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