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径向限位分离调节式电缆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40165.X | 申请日: | 2021-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5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渊;朱华倩;柳磊;陈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诸成电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40 | 分类号: | H01B7/40 |
| 代理公司: |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 32242 | 代理人: | 何震花 |
| 地址: | 224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径向 限位 分离 调节 电缆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径向限位分离调节式电缆结构,包括径向调节机构;本发明为了实现对下转动抵接杆的径向抵接位置灵活调节,增设了径向调节机构,将内置块体通过下端的径向卡接齿滑动卡接于定位内螺纹环上端的径向卡槽上,通过驱动杆的旋转带动螺纹柱的旋转,进而带动内置块体在定位内螺纹环上端进行径向滑动,如此可以根据不同的浮动外螺纹环的直径大小进行灵活调节,同时将内置块体向外侧移动可以便于后期浮动外螺纹环的拆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径向限位分离调节式电缆结构。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汽车电缆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现有的汽车电缆一般包括电缆内芯和外部套体,并且将电缆内芯与外部套体的四周内部进行贴合固定连接,但是如此结构的电缆在外部套体的内部是固定的,在实际的装配过程中有时需要对电缆内芯进行转动,如此使用不便利,另外需要实现结构抵接调节的便利性以及拆卸的便利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解决的问题为:提供一种抵接调节便利、可灵活转动装配的径向限位分离调节式电缆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径向限位分离调节式电缆结构,包括外部套体、电缆内芯、上抵接环体、旋转卡扣机构、径向调节机构;所述外部套体的内部设有卡扣腔体;所述电缆内芯套接于外部套体的内部轴心;所述外部套体的内部上方安装上抵接环体;所述旋转卡扣机构包括定位内螺纹环、浮动外螺纹环、内置块体、下转动抵接杆、伸缩抵压杆;所述外部套体的内部下方安装定位内螺纹环;所述定位内螺纹环上端四周的外部套体上设有容置环形槽体;所述定位内螺纹环的上端四周均匀安装多个内置块体,多个内置块体外侧位于容置环形槽体内;所述内置块体的内侧下方分别转动安装一个下转动抵接杆,下转动抵接杆的下端转动连接于内置块体上;所述内置块体的内侧上方分别伸缩安装一个伸缩抵压杆;所述伸缩抵压杆的内端弹性抵压于下转动抵接杆的外侧,伸缩抵压杆的内端抵压下转动抵接杆的上端向外部套体的内部轴心移动;所述电缆内芯的四周外侧安装浮动外螺纹环;所述电缆内芯上端从外部套体的下端插入,浮动外螺纹环从定位内螺纹环的下端螺纹旋接并向上移动,浮动外螺纹环向上旋转移动并抵压多个下转动抵接杆向外侧移动,浮动外螺纹环向上旋转移动并脱离多个下转动抵接杆,下转动抵接杆的上端通过伸缩抵压杆抵压向外部套体内部轴心转动,浮动外螺纹环卡扣于上抵接环体的下端和下转动抵接杆的上端之间;所述径向调节机构包括驱动杆和螺纹柱;所述定位内螺纹环的上端四周均匀设有多个径向分布的径向卡槽;所述内置块体的下端分别设有一个径向卡接齿,内置块体的外侧设有螺纹驱动槽;所述内置块体通过下端的径向卡接齿滑动卡接于定位内螺纹环上端的径向卡槽上;所述内置块体的螺纹驱动槽内分别螺纹旋接一个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外端分别安装一个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分别旋转卡接于容置环形槽体的四周外侧。
进一步,所述内置块体的内侧下方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两侧分别设有旋转卡槽;所述下转动抵接杆的下端设有转动卡接杆;所述转动卡接杆的两端分别转动卡接于转动槽两侧的旋转卡槽上。
进一步,所述内置块体的内侧上方内部设有导向槽;所述伸缩抵压杆的外端上下设有导向杆;所述伸缩抵压杆通过外端的导向杆滑动插入连接于内置块体内侧上方的导向槽内;所述伸缩抵压杆的外端中间设有抵压弹性体;所述抵压弹性体的外端固定连接于内置块体的内侧上方,抵压弹性体的内端固定连接于伸缩抵压杆的外端;所述抵压弹性体的内端弹性抵压连接于伸缩抵压杆的外端。
进一步,所述内置块体的内侧下方分别安装一个抵接限位板;所述抵接限位板的上侧与下转动抵接杆的下侧抵接。
进一步,所述浮动外螺纹环的上端四周设有上小下大的锥形环面。
进一步,所述下转动抵接杆的上端分别安装一个抵接板。
进一步,所述外部套体和电缆内芯呈同轴心结构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诸成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诸成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401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