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技术管线智能排布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37688.9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4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黄旭阳;林文树;詹翠梅;杨振洪;陈炫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得建筑机电设计事务所(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T17/10;G06F111/20 |
代理公司: | 广州渣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516 | 代理人: | 林清云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技术 管线 智能 排布 系统 | ||
本发明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管线智能排布的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BIM模型数据库,所述存储器、BIM模型数据库均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BIM模型数据库包括国家标准数据库、排布规则信息数据库、识别建模模块、自动排布模块、净高分析图表模块和图纸处理模块;本基于BIM技术管线智能排布的系统通过各模块协调作用,能够智能识别CAD图纸完成BIM三维模型,有效减少人为搭建三维模型的工作量,提高模型准确性,以及工作效率;通过读取国家各专业规范、相关行业执行标准以及基于BIM机电管综模型的排布规则合理的自动进行管线排布,大大提高了管线综合排布的合理性和适用性;能够自动生成图纸与一键导出图纸,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管线智能排布的系统。
背景技术
BIM模型(建筑信息模型)不是简单的将数字信息进行集成,而是一种数字信息的应用,并可以用于设计、建造、管理的数字化方法。这种方法支持建筑工程的集成管理环境,可以使建筑工程在其整个进程中显著提高效率、大量减少风险。
在建筑工程整个生命周期中,建筑信息模型可以实现集成管理,因此这一模型既包括建筑物的信息模型,同时又包括建筑工程管理行为的模型。将建筑物的信息模型同建筑工程的管理行为模型进行完美的组合。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建筑信息模型可以模拟实际的建筑工程建设行为。
目前很多项目使用传统的二维软件进行管线综合深化设计,依靠二维图纸很多情况下很难进行全局管线碰撞检测,而且不能直观的得到管线综合效果,更难把成本与管线综合深化设计综合考虑得出最优方案。对于管线众多复杂、设备繁多的大型项目,使用二维软件进行管线综合深化设计很难满足在全局碰撞检测零碰撞的基础上考虑施工成本及后期运维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管线智能排布的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传统二维软件管线综合深化设计效率低、成果不直观,对相关审图人员经验、技术要求高等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提供如下方案:一种基于BIM技术管线智能排布的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BIM模型数据库,所述存储器、BIM模型数据库均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BIM模型数据库包括国家标准数据库、排布规则信息数据库、识别建模模块、自动排布模块、净高分析图表模块和图纸处理模块;
所述国家标准数据库内置有行业国家标准;
所述排布规则信息数据库存储有基于BIM机电管线综合模型的排布规则;
所述识别建模模块兼容CAD图纸和BIM三维模型,识别建模模块用于CAD图纸与BIM三维模型之间的格式转换;
所述自动排布模块读取国家标准数据库和排布规则信息数据库内的执行标准信息,基于BIM机电管线综合模型进行管线排布;
所述净高分析图表模块读取BIM机电管线综合模型的机电管线排布信息,输出机电管线排布的净高信息、楼层信息、功能分区信息;
所述图纸处理模块生成BIM机电管线综合模型的机电管线图纸。
进一步,所述存储器包括硬盘、云端服务器。
进一步,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显示器,显示器与电源模块、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本基于BIM技术管线智能排布的系统通过各模块协调作用,能够智能识别CAD图纸完成BIM三维模型,有效减少人为搭建三维模型的工作量,提高模型准确性,以及工作效率;通过读取国家各专业规范、相关行业执行标准以及基于BIM机电管综模型的排布规则合理的自动进行管线排布,大大提高了管线综合排布的合理性和适用性;能够自动生成图纸与一键导出图纸,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得建筑机电设计事务所(广州)有限公司,未经高得建筑机电设计事务所(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76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