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面铣刨机用可减少废料堆积的铣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36149.3 | 申请日: | 2021-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5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周里群;王俊文;刘毅;汪振南;胡中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23/088 | 分类号: | E01C23/0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5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面 铣刨机用可 减少 废料 堆积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面铣刨机用可减少废料堆积的铣刨装置,包括前挡板机构、尾刮板机构、机壳。所述前挡板机构包括可调侧倾角反弹板、铰链机构、液压动力机构,所述可调侧倾角反弹板分别与左、右臂板铰支形成转动连接,所述前挡板机构通过液压油缸调整可调侧倾角反弹板的侧倾角,使被铣刨转子的回转运动抛打在挡板上的铣削废料集中在抛料口,从而更快地被抛料板抛出。所述尾刮板机构包括升降尾板、可转刮板、滑块滑槽机构、铰链机构、液压动力机构,所述升降尾板通过滑块滑槽机构与上尾板进行平动连接,所述升降尾板通过液压油缸调节平动位移;所述可转刮板与升降尾板铰接形成转动连接,所述可转刮板与升降尾板通过液压油缸调整可转刮板的转动角,尾刮板机构通过升降尾板的同时转动可转刮板,使尾刮板机构与铣刨转子的刀尖圆轨迹间的空间变小,从而减少铣削废料的堆积量,从而减少铣刨机的行进阻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路面铣刨机用可减少废料堆积的铣刨装置,属于机械制造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路面铣刨机是沥青路面施工机械的关键设备之一。铣刨机的前挡板与铣刨 转子轴线平行,铣削下来的废料颗粒一部分被螺旋叶片输送到抛料板的位置, 另一部分会随着铣刨转子的回转运动抛向前挡板,这部分不能被及时输送的废 料会在前挡板处形成堆积,导致抛料效果变差,且由于废料堆积于铣刨室导致 铣刨机运行阻力变大。现阶段还有前挡板呈漏斗形状的路面铣刨机,前挡板侧 倾角度为固定值,不能根据铣刨转子转速匹配侧倾角度数,从而达不到最佳的 抛料效果。
现阶段路面铣刨机的尾刮板只能进行升降运动,传统尾刮板垂直于路面, 尾刮板与铣刨转子间的空间较大,铣刨机铣削所产生的的废料堆积于该空间中, 不仅会增加铣刨转子运转的阻力,堆积废料本身的重量导致尾刮板行进受阻。 现阶段还有尾刮板与地面行成固定的倾角,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铣削废料在 铣刨室尾板内侧可堆积的空间,但不利于铣刨机规避障碍,并且不利于铣刨转 子的维护。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路面铣刨机用可减少废料堆积的铣刨 装置,包括前挡板机构、尾刮板机构、机壳;所述前挡板机构包括可调侧倾角 反弹板、铰链机构、液压动力机构,所述可调侧倾角反弹板上固定有单耳轴套, 所述轴套与转轴间隙配合形成转动连接,所述转轴通过单耳铰支座固定在右臂 板上,所述右臂板上固定有双耳铰支座,所述双耳铰支座与液压油缸尾端铰接, 所述可调侧倾角反弹板上固定有双耳铰支座,所述双耳铰支座与液压油缸头端 铰接,所述前挡板机构通过液压油缸调整可调侧倾角反弹板的侧倾角。所述尾 刮板机构包括升降尾板、可转刮板、滑块滑槽机构、铰链机构、液压动力机构, 所述升降尾板的运动方式是通过滑块滑槽机构进行平动,动力来源是液压油缸, 所述升降尾板上有滑槽,上尾板与滑块为一体连接,所述上尾板上固定有长双 耳铰支座,所述长双耳铰支座与液压油缸尾端铰接,所述升降尾板上固定有双 耳铰支座,所述双耳铰支座与液压油缸头端铰接,所述升降尾板通过液压油缸 调节平动位移;所述可转刮板内侧固定有单耳铰支座,所述单耳铰支座与升降 尾板上的双耳铰支座铰接,所述可转刮板与升降尾板通过铰接形成转动副,所 述可转刮板外侧固定有双耳轴套,所述双耳轴套与液压油缸头部铰接,所述升 降尾板上固定有双耳轴套,所述双耳轴套与液压油缸尾部铰接,所述可转刮板 与升降尾板通过液压油缸调整可转刮板的转动角。
优选地,所述机壳包括前防尘挡板、左臂板、右壁板、顶弯板、上尾板, 所述左臂板、右壁板对称布置于铣刨装置两侧,所述左臂板、右壁板之间由前 防尘挡板、顶弯板、上尾板和铣刨转子连接。
优选地,所述前挡板机构对称布置于左臂板、右壁板上。
优选地,所述可调侧倾角反弹板的侧倾角可变范围为0°-16°。
优选地,所述可调侧倾角反弹板内侧布置沉头孔,与双耳铰支座、单耳轴 套的连接方式为内六角圆柱头螺栓连接。所述左臂板、右壁板外侧布置沉头孔, 与双耳铰支座、单耳铰支座的连接方式为内六角圆柱头螺栓连接。所述上尾板 内侧布置沉头孔,与长双耳铰支座的连接方式为内六角圆柱头螺栓连接。所述 升降尾板内侧布置沉头孔,与双耳铰支座的连接方式为内六角圆柱头螺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61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