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走式电路板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33891.9 | 申请日: | 202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0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方开耀;吴崇威;吴承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G01R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童杨益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路板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走式电路板检测装置,属于电路板检测装置领域。一种自走式电路板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检测仪、固定块、螺杆一和活动板;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对称转动连接有所述螺杆一;所述螺杆一通过皮带连接;一个所述螺杆一通过电机一驱动;所述螺杆一均螺纹连接有所述活动板;所述驱动板靠近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固定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一种自走式电路板检测装置能够快速检查和测试电路板;同时通过设置夹持机构,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电路板;操作简便,提高了电路板的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板检测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走式电路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路板的名称有:陶瓷电路板,氧化铝陶瓷电路板,氮化铝陶瓷电路板,线路板,PCB板,铝基板,高频板,厚铜板,阻抗板,PCB,超薄线路板,超薄电路板,印刷电路板等。电路板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电路板检测过程重复、枯燥,极易出现漏检、误检,对员工的技术、耐心、责任心有一定要求,企业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并且人工目检测耗时长、效率差、准确度低,极大降低了企业产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电路板生成的需求。因此,提出一种自走式电路板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走式电路板检测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走式电路板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检测仪、固定块、螺杆一和活动板;
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对称转动连接有所述螺杆一;所述螺杆一通过皮带连接;一个所述螺杆一通过电机一驱动;所述螺杆一均螺纹连接有所述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靠近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置有插头;所述工作台靠近所述滑槽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有螺杆二;所述驱动板与所述螺杆二螺纹连接;所述活动板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座;所述驱动座转动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靠近所述滑槽的一侧固定安装圆盘一;所述驱动座靠近所述圆盘一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圆盘二;所述圆盘一设置有圆形槽;所述圆盘二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棒;所述限位棒的一端布置在所述圆形槽内;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螺杆二通过皮带连接;所述驱动轴缠绕有电源线;所述活动板靠近所述圆盘一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座;所述支座安装有导电滑环;所述电源线的一端穿过所述圆盘一与所述导电滑环连接,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从两个所述限位棒之间穿过与所述插头连接;所述固定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所述检测仪;所述检测仪通过电线与所述导电滑环连接;所述螺杆二通过电机二驱动;所述工作台在所述固定架的下端对称转连接有螺杆三;所述螺杆三螺纹连接有固定板;所述螺杆三均通过电机三驱动;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有夹持机构;所述固定架靠近所述夹持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摄像头。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底座、弹簧、顶柱和螺杆四;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固定板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安装槽均布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均布置有弹簧;所述活动槽均滑动连接有顶柱;所述顶柱与所述弹簧连接;所述连接槽转动连接有所述螺杆四;所述连接槽在所述安装槽的上端滑动连接有限位板一;所述限位板一与所述螺杆四螺纹连接;所述限位板一设置有卡槽一;所述卡槽一滑动连接有限位板二;所述限位板二的上端设置有腰形孔;所述腰形孔的上端设置有旋钮;所述旋钮穿过所述腰形孔与所述限位板二螺纹连接;所述安装槽靠近所述卡槽一的一侧设置有卡槽二。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固定安装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转动连接有螺杆五;所述螺杆五固定安装有夹持座;所述夹持座与所述移动座滑动连接;所述夹持座固定安装有所述摄像头;所述螺杆五通过电机四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座设置有探照灯。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38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