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超声分解内腔内凝块的医疗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33695.1 | 申请日: | 202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9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W·R·麦克劳克林;S·索厄德斯;D·安德森;A·K·米森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德阿克塞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联德律师事务所 11361 | 代理人: | 黄大正;张来光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超声 分解 内腔内凝块 医疗 系统 | ||
本文公开了用于超声分解内腔内凝块的医疗系统。医疗系统可以包括被配置为插入导管的内腔中的管心针。管心针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电阻抗传感器,以及一个或多个超声换能器或管心针的谐振区段。一个或多个阻抗传感器可以被配置为检测阻抗变化以用于识别导管中的内腔内凝块。一个或多个超声换能器可以被配置用于分解内腔内凝块以重新建立导管中的通畅,而管心针的谐振区段可以被配置为与外部施加的超声频率谐振以用于分解内腔内凝块以重新建立导管中的通畅。医疗系统进一步可以包括控制台,在医疗系统的可操作状态下,管心针连接到控制台。
优先权
本申请要求2020年11月1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3/113,074的优先权,该美国临时专利申请通过引用以其全部内容并入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用于超声分解内腔内凝块的医疗系统。
背景技术
血栓形成(也称为血凝块)可能发生在血管中,在血管中通常放置有诸如外周静脉导管(“PIVC”)、外周插入中心导管(“PICC”)、中心静脉导管(“CVC”)等之类的导管。与血管中的血栓形成一样,内腔内凝块可能发生在此类导管的内腔中。内腔内凝块通常用诸如阿替普酶的溶栓药物来治疗,阿替普酶是通过重组DNA技术生产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TPA催化开放形式的凝块结合型纤溶酶原转化为活性纤溶酶,活性纤溶酶是负责分解血栓形成中的纤维蛋白的主要酶。
在治疗内腔内凝块以恢复导管通畅时,临床医生通常使用三通旋塞方法将TPA溶液强制注入内腔内凝块的近侧导管的内腔中。方法要求抽吸步骤、注射步骤和等待步骤,抽吸步骤是用第一注射筒从凝块的近侧导管的内腔抽吸流体从而产生部分真空,注射步骤是在真空下用第二注射筒将TPA溶液注射到导管的内腔中,等待步骤是在重复上述步骤之前等待至少20分钟以让TPA作用于内腔内凝块。虽然三通旋塞方法可以是有效的,但是由于其大小、闭塞程度和导管中的位置,治疗内腔内凝块也可能需要花费一个多小时或更长的时间。
本文公开了用于超声分解内腔内凝块的医疗系统及其方法,医疗系统及其方法至少改进了三通旋塞方法。
发明内容
本文公开了一种用于超声分解内腔内凝块的医疗系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医疗系统包括管心针。管心针被配置为插入到导管的内腔中。管心针包括一个或多个电阻抗传感器和一个或多个超声换能器。一个或多个电阻抗传感器是在管心针的远侧部分。一个或多个阻抗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阻抗变化以用于识别导管中的内腔内凝块。一个或多个超声换能器嵌入在管心针的远侧部分。一个或多个超声换能器被配置为分解内腔内凝块以重新建立导管中的通畅。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超声换能器形成沿着管心针的长度嵌入的超声换能器阵列。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超声换能器形成围绕管心针的圆周嵌入的超声换能器阵列。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超声换能器被配置用于通过靠近内腔内凝块的流体的超声空化来分解内腔内凝块。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超声换能器进一步被配置用于通过靠近内腔内凝块的流体中的溶栓药物的超声振荡来分解内腔内凝块。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超声换能器被配置用于当一个或多个超声换能器在操作时通过内腔内凝块与管心针的直接接触来分解内腔内凝块。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超声换能器被配置为根据在医疗系统的可操作状态下管心针连接到控制台上的逻辑、一旦通过阻抗变化识别出内腔内凝块就自动激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德阿克塞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巴德阿克塞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36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棒材把持装置和棒材供给机
- 下一篇:调色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