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行卡的绑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33656.1 | 申请日: | 202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9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吴伯宁;陈大平;徐光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38 | 分类号: | G06Q20/38;G06Q20/34;G06Q20/32;G06Q20/40;G06Q4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单冠飞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银行卡 绑定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关于一种银行卡的绑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金融信息服务电子支付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三方支付平台发送的绑卡请求,绑卡请求中携带用户信息;根据用户信息,确定待绑定的目标银行卡;将目标银行卡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绑定;生成指示目标银行卡的发卡行的第一字段、指示当前业务种类的第二字段、指示当前流水号的第三字段,以及用于对第一字段、第二字段和第三字段进行校验的第四字段;基于第一字段、第二字段、第三字段以及第四字段,生成目标银行卡对应的Token令牌;将Token令牌返回第三方支付平台。由此,实现了将目标银行卡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绑定,且降低了银行卡信息泄露的风险,提高了银行卡信息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金融信息服务电子支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银行卡的绑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银行卡支付向数字化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快捷支付等数字化支付方式逐渐成为主流,以快捷绑卡支付为主的数字化支付形式,需要用户将银行卡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绑定。
相关技术,在将银行卡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绑定的过程中,用户需要在第三方支付平台输入银行卡号等银行卡信息,存在银行卡信息泄露的风险,信息安全性低。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银行卡的绑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在将银行卡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绑定的过程中,用户需要在第三方支付平台输入银行卡号等银行卡信息,存在银行卡信息泄露的风险,信息安全性低的问题。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银行卡的绑定方法,包括:接收第三方支付平台发送的绑卡请求,所述绑卡请求中携带用户信息;根据所述用户信息,确定待绑定的目标银行卡;将所述目标银行卡与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绑定;生成指示所述目标银行卡的发卡行的第一字段、指示当前业务种类的第二字段、指示当前流水号的第三字段,以及用于对所述第一字段、第二字段和第三字段进行校验的第四字段;基于所述第一字段、所述第二字段、所述第三字段以及所述第四字段,生成所述目标银行卡对应的Token令牌;将所述Token令牌返回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
可选的,所述生成指示所述目标银行卡的发卡行的第一字段、指示当前业务种类的第二字段、指示当前流水号的第三字段,以及用于对所述第一字段、第二字段和第三字段进行校验的第四字段,包括:将所述目标银行卡的卡号中,指示所述目标银行卡的发卡行的至少部分位数,作为所述第一字段;根据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发送的绑卡请求,确定所述当前业务种类;按照预设编码规则对所述当前业务种类进行编码,以生成所述第二字段;根据所述目标银行卡的卡号,确定所述目标银行卡对应的目标卡类型;根据预设的卡类型与位数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卡类型对应的目标位数;根据所述绑卡请求的接收时间,生成具有所述目标位数的所述当前流水号;根据所述当前流水号,生成所述第三字段;按照预设的校验方式,对所述第一字段、所述第二字段和所述第三字段进行校验,并根据校验结果生成所述第四字段。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字段、所述第二字段、所述第三字段以及所述第四字段,生成所述目标银行卡对应的Token令牌,包括:将所述第一字段、所述第二字段、所述第三字段以及所述第四字段,按照预设顺序进行拼接,以生成所述目标银行卡对应的Token令牌。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用户信息,确定待绑定的目标银行卡,包括:通过所述银行客户端展示待绑卡页面,所述待绑卡页面上包括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至少一张候选银行卡的标识;响应于所述银行客户端探测到的对所述至少一张候选银行卡的标识的选择操作,确定所述目标银行卡。
可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用户信息,确定待绑定的目标银行卡之前,还包括:对所述用户信息的合法性进行校验。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Token令牌返回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包括:对所述Token令牌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所述Token令牌返回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36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