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波导管内壁孔毛刺工具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33384.5 | 申请日: | 2021-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9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田叶青;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 |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 地址: | 550009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波导管 壁孔 毛刺 工具 | ||
一种去除波导管内壁孔毛刺工具,包括:转动杆、引导套、转动体以及钻头;在引导套上设置有手柄,手柄的中心线垂直于引导套的中心线;转动体可转动安装在引导套的内孔上;钻头的上端安装在转动体上;进行去毛刺时,工人仅需握住手柄将去毛刺工具伸入至波导管的内孔中,使得钻头对准波导管上其中一个径向孔的内壁孔口,再将转动杆从波导管上另外一个径向孔插入并与转动体连接,通过旋转转动杆带动转动体以及钻头旋转,实现对内壁孔的孔口进行去毛刺操作;本发明将传统的用刮刀刮除毛刺方式改变成用钻头切削去除毛刺,实现快速、高效去除波导管内壁孔毛刺,而且操作过程中不划伤波导管内壁,有效降低了波导管的报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波导管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去除波导管内壁孔毛刺工具。
背景技术
波导管(如图1所示)是某型号产品的波导传输系统的零件,材料为铅黄铜,属于关键重要件,其内壁加工粗糙度要求高,技术要求为Ra0.4。在波导管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两个径向孔。由于波导管内壁粗糙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电性能参数,因此车加工抛光后,再由钳工加工径向孔,最后去除这两个径向孔内壁孔口上的毛刺。
波导管的内壁孔去除毛刺通常加工方法是:采用刮刀刮除。由于波导管深腔、深孔、薄壁的特点,所以刮除毛刺难度较大,操作必须轻而且慢,稍有不慎,刮刀就会划伤波导管内壁而且不能返工返修,只能报废。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去除波导管内壁孔毛刺工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去除波导管内壁孔毛刺工具,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去除波导管内壁孔毛刺工具,包括:转动杆、引导套、转动体以及钻头;在所述引导套上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的中心线垂直于引导套的中心线;所述转动体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引导套的内孔上;所述钻头的上端安装在所述转动体上;进行去毛刺操作时,所述转动杆的下端与所述转动体连接并带动所述转动体转动。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包括转动杆柄部、以及设置在转动杆柄部下端面上的四方柱;在所述转动体的顶端面上设置有方形孔;进行去毛刺操作时,所述转动杆的四方柱插在所述转动体的方形孔内。
优选的,在所述转动杆柄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防滑网纹。设置防滑网纹,工人在用手旋转转动杆柄部时可以避免打滑。
优选的,在所述转动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环形卡槽;在所述引导套上设置有紧定螺丝;所述紧定螺丝的头部深入至所述环形卡槽内。通过环形卡槽与紧定螺丝相配合的结构,可以对转动体的轴向位置进行限制,使得转动体既可以在引导套内绕着其轴线转动,还可以限定轴向位置。
优选的,在所述转动体的下端面上设置有沉孔;所述钻头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沉孔内。通过设置沉孔,便于安装钻头,保证钻头与转动体的中心线相重合。
优选的,所述钻头的上端安装在所述沉孔内并以焊接方式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手柄的长度大于波导管上待去毛刺内壁孔至波导管端面的距离。进行内壁孔去毛刺操作时,保证手柄露在波导管外部,工人容易握持。
优选的,将钻头、引导套包络在内的形成的包络圆的直径小于波导管内孔的直径。该结构要求钻头、引导套能伸入至波导管内孔中,以便于对内壁孔进行去毛刺。
优选的,所述引导套和手柄材质为橡胶,两者一体成型制作。采用橡胶材质,可以避免引导套和手柄划伤波导管的内孔。
优选的,在引导套的内孔壁上设置有衬套。通过设置衬套可以保护引导套,避免引导套发生磨损。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33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材料结构的装配连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源异构电网信息采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