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节能的静压装置、等静压机及静压装置的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32925.2 | 申请日: | 2021-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0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余弦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达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0B15/02 | 分类号: | B30B15/02;B30B1/3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张凯 |
| 地址: | 528313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节能 静压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高速节能的静压装置,包括第一定板、动板和夹紧驱动件,还公开了等静压机,包括机座、左模、右模和上述中的高速节能的静压装置,还公开了静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快速合模、锁模、快速开模。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该高速节能的静压装置在传统的等静压机的基础上省去了外环油缸和内环油缸的结构,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前提下,使原本结构复杂的主油缸部件变得更容易生产,并省去了大量的与之配套的密封件和加工要求高的零件,大大降低了整体的重量,使结构更为简单可靠,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和能耗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等静压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速节能的静压装置、等静压机及静压装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等静压成型是把待加工的物料放置在模具中,通过等静压机在模具上加压,使得物体表面受到压强,并在模具限制下,成型的过程。
参考图1,目前国内传统的干式等静压机包括左定板51、活动板52、右定板53和油缸活塞54,油缸活塞54与右定板53之间设有外环油缸56和内环油缸55,油缸活塞54与活动板52固定,将左模和右模分别安装在左定板51和活动板52上,通过外环油缸56和内环油缸55组成的复合油缸驱动油缸活塞54、活动板52和右模移动,实现开、合模的功能,并采用大直径的外环油缸56提供较大的锁模力,保证锁模状态下的稳定性。但传统的等静压机存在以下问题:1、在快速开、合模的过程中为了防止缸内有真空负压,也不得不同步进行大流量的排、补油,因此必须额外设置充液阀和大容积的充液油箱57,并需要充入大量的液压油,为了实现复合油缸的动作,液压系统也相应的变得复杂,液压元件也必须相应地选用大流量规格,不仅造成了复杂的结构,也影响了工作效率。2、等静压机的合模、锁模和开模等动作均由一个复合油缸完成,因此要求该复合油缸同时具备较大的行程、直径以及复杂的机械、密封结构,进而导致右定板53、油缸活塞54的厚度和重量都较大,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3、由于液压油弹性模量较低,较为容易压缩,复合油缸内的液压油较多时压缩量也较大,对等静压机的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4、由于上述原因导致液压油用量大,特别是使用抗压缩能力较差的液压油时,为了抵消液压油被压缩产生的影响,液压油用量明显增大,导致整机能耗较高。
例如公告号为CN20502178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异型管状陶瓷制品成型用干袋式等静压机,包括:成型缸、增压器、成型模具、送模油缸、压制托具、机架,机架上设置成型缸、送模油缸,增压器设置于成型缸的正后方,增压器通过耐高压的硬连接管与成型缸连通;成型缸的正下方设置送模油缸,送模油缸与成型缸同心,送模油缸顶部设置压制托具,压制托具顶部为成型模具。把装好造粒陶瓷粉的成型模具放置于送模油缸的压制托具上,按一下压制启动开关,送模油缸自动将成型模具送入成型缸内,成型模具到位后增压器工作,完成增压-保压-泄压过程后,送模油缸将带着成型模具向下,回归到原位,取出成型模具,完成一个循环的压制成型。该异型管状陶瓷制品成型用干袋式等静压机的增压器工作时,送模油缸会受到相应的作用力,为了保证送模油缸能够产生足够的锁模力,需要增大送模油缸的直径,同时也会导致送模油缸运动速度下降、液压油的使用量增大以及能耗增大。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静压设备需要在制造成本和生产效率之间取得平衡,难以同时降低制造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存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和能耗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高速节能的静压装置,其包括第一定板、动板和夹紧驱动件,还提供等静压机,包括机座、左模、右模和上述中的高速节能的静压装置,还提供静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快速合模、锁模、快速开模。该高速节能的静压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和能耗低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达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科达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329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草药丸剂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新型钢丝芯皮带切割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