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用油锁养保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28240.0 | 申请日: | 202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2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马腾飞;方庆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阳天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5/00 | 分类号: | C11B5/00;B67C3/10;B67C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管秋香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油 保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用油锁养保鲜方法,涉及食用油包装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天然抗氧化剂添加、充氮灌装和抗紫外线瓶包装这三种技术手段相结合以进行食用油的锁养保鲜,在保证食用油的食用安全性条件下,有效解决食用油在贮存过程中极易发生的氧化酸败问题,提高食用油的氧化稳定性,从而提升食用油的品质以及延长食用油的货架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油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油锁养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消费品之一,不仅可以提升食品的风味、口感,并且其含有的营养成分还有利于人体健康。食用油的氧化是造成油脂变质的关键原因,在油脂氧化酸败过程中会产生低分子量的羰基化合物醛、酮、酸等,不仅会影响油脂的风味和色泽,还会降低油脂的食用安全性。
食用油的氧化稳定性是指油脂在加工和贮存过程中的抗氧化能力,因此氧化稳定性是评判食用油品质与制定食用油货架期的重要依据。目前,向食用油中添加抗氧化剂是一种防止食用油氧化酸败最简便的方法,但化学合成的抗氧化剂虽然效果显著但具有潜在毒性,而天然抗氧化剂又存在提高成本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食用油锁养保鲜方法,将天然抗氧化剂添加、充氮灌装和抗紫外线瓶包装三种技术手段相结合,最大程度地锁住食用油的营养成分,对食用油起到很好的保鲜作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食用油锁养保鲜方法,包括天然抗氧化剂添加、充氮灌装和抗紫外线瓶包装;
所述天然抗氧化剂为茶多酚、芝麻酚、维生素C、维生素E、植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充氮灌装包括灌装前的储油罐充氮、氮气吹洗输油管道和包装瓶以及灌装后的氮封;
所述抗紫外线瓶为抗紫外线聚酯瓶。
目前,国内外防止食用油氧化主要添加的抗氧化剂有BHA(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T(二叔丁基羟基甲苯)、TBHQ(叔丁基对苯二酚)等,这些抗氧化剂大都是人工合成的,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动物实验发现,BHA对细胞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BHT具有抑制呼吸酶活性、使肝微粒体酶活性增加的作用,TBHQ有致突变的可能。因此为了提高抗氧化剂的安全性,本发明采用天然抗氧化剂,并合理控制天然抗氧化剂的添加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抗氧化效果。
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不会与油脂发生反应,对人体也没有危害。本领域通常在食用油灌装后采用氮封操作,但这种方式无法避免在灌装前食用油的氧化,因此本发明在食用油灌装前对储油罐进行了充氮、对输油管道和包装瓶进行了氮气吹洗,利用高纯氮气将油脂与空气分开,从而有效避免油脂被氧化。
食用油中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天然色素,在吸收紫外线后容易产生油脂自由基,诱发油脂氧化的链式反应,导致食用油品质发生变化;并且油脂酸败的程度越高,过氧化值越大,食用油的营养价值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影响到食用油的食用安全性。因此本发明采用了抗紫外线瓶作为食用油的包装容器,利用其对紫外线的阻隔作用来减少特定波段紫外线的透过,大幅度弱化紫外线对食用油品质的破坏力。
所述食用油为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葵花籽油、芝麻油、茶籽油、橄榄油、葡萄籽油、紫苏籽油、核桃油、芥花油、红花籽油、牡丹籽油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调配而成的调和油。
所述天然抗氧化剂的添加量为0.05-0.2g/kg食用油。
所述充氮的氮气纯度≥99.9%。
所述氮封的瓶内顶空残氧含量小于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阳天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阜阳天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82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