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环签名的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26174.3 | 申请日: | 2021-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5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田苗;张玉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21/64 | 分类号: | G06F21/64;G06N10/7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签名 数据 完整性 验证 方法 | ||
1.一种基于环签名的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数据所有者将原始数据划分为多个数据块;
(2)针对于每个数据块采用环签名算法进行签名,进而生成数据标签;
(3)将签名集和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器,当数据所有者想要验证存储在云端的数据是否完整时,向第三方审计者发出审计请求;
(4)第三方审计者生成挑战信息并发送给云服务提供商;
(5)云服务提供商根据挑战信息生成证据信息,并发送给第三方审计者;
(6)第三方审计者通过验证等式检验数据的完整性;若等式成立则判定为数据完整,否则判定为数据不完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签名的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实现过程如下:
数据所有者对原始数据F进行分块,划分为多个数据块{F1,F2,…,Fn},其中Fi∈F;为了生成所需要的公共参数,确定一个加法群G和它的两个子群G1,G2,定义一个均匀分布Qk和两个矩阵K,生成公共参数pp=(G,K,G1,G2,Qk);生成签名与验证所需要的密钥对,对于签名的密钥,首设置sk=ci和pk={l1,l2,…ln},生成公私钥对(sk,pk),其中li=Lci+ei,m,r,p∈Z,ci,ei∈G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签名的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实现过程如下:
对于数据F={F1,F2,…,Fn},首先设置st∈{0,1}2λ,然后对于数据F中的每一个数据块Fi,i∈(1,2,…,n),计算Yi=H(Fi,R),以及ηi=(φ,τ,αi),其中φ∈[-(B2-B1),(B2-B1)],B1,B2∈Z,τ由算法getMerklePath获得,αi∈{0,1}λ;最后生成数据标签信息其中H是哈希函数,R是一个环,rti是第i个哈希树的根,则T={σ1,σ2,…,σn}为数据F={F1,F2,…,Fn}的标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签名的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实现过程如下:
接收到审计请求之后,通过一组随机值和集合{1,2,…,n}中的一个随机子集u={u1,u2,…,uv},生成一个挑战信息chal={ui,wi}并发送给云服务提供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签名的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实现过程如下:
接收到挑战信息以后,云服务提供商根据挑战信息生成证据信息,首先计算辅助验证信息然后计算最后生成证据信息发送给第三方审计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签名的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实现过程如下:
当接受到证据信息之后,第三方审计者根据证据信息计算聚合验证信息然后验证以下等式是否成立,若等式成立则判定为数据完整,否则判定为数据不完整:
其中,是集合中的第ui个值,是第ui个数据和环R组成的集合的哈希,是前ui个哈希树的根的集合,是第ui个辅助验证信息,是第ui个哈希树的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617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狭小空间安装的电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纸质文档的归档方法及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