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震式钢结构K柱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23725.0 | 申请日: | 2021-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58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飞;张延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京峰钢结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E04C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000 河北省邯郸市复***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 钢结构 | ||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震式钢结构K柱。包括竖直设置的矩形立柱,矩形立柱中连接有多组K形构件,K形构件包括竖直的副立柱和倾倒的V架,V架设置在矩形立柱与副立柱之间;矩形立柱垂直的连接有横连接梁,横连接梁远离矩形立柱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多根横连接梁在矩形立柱的同一个侧面相隔并排设置,组成横连接梁组;横连接梁组的每个相邻横连接梁之间设置有K形构件;与矩形立柱对应的最底侧一组K形构件的底部设置有与地基连接的副基座。采用在矩形立柱的侧面设置副立柱,再通过V架将副立柱与矩形立柱连接起来,通过K形构件对矩形立柱的的强度进行了加强,提高了架构强度和抗震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震式钢结构K柱。
背景技术
在近年来的国家政策倡导下,推进建筑工业化的步伐逐步加快,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和钢结构建筑成为必然趋势。钢结构建筑相比混凝土结构具有诸多优点,如重量轻、装配化程度高,抗震性能好等特点。低层钢结构建筑在国外研发和应用较为成熟,但高层钢结构住宅相对还不是很成熟,高层建筑对抗震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高度的增高,钢结构体系的稳固性逐步下降,抗震效果也越来越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抗震式钢结构K柱,采用在矩形立柱的侧面设置副立柱,再通过V架将副立柱与矩形立柱连接起来,在副立柱的底部设置带有缓冲吸能的副基座,解决了现有高层钢结构体系的稳固性逐步下降,抗震效果也越来越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震式钢结构K柱,包括竖直设置的矩形立柱,所述矩形立柱中连接有多组K形构件,所述K形构件包括竖直的副立柱和倾倒的V架,所述V架设置在所述矩形立柱与所述副立柱之间;所述矩形立柱垂直的连接有横连接梁,所述横连接梁远离所述矩形立柱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多根所述横连接梁在所述矩形立柱的同一个侧面相隔并排设置,组成横连接梁组;所述横连接梁组的每个相邻所述横连接梁之间设置有所述K形构件;与所述矩形立柱对应的最底侧一组所述K形构件的底部设置有与地基连接的副基座。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矩形立柱相邻的两个侧面中分别向外伸出有横连接梁组,分属在不同所述横连接梁组之间的两个所述横连接梁相互垂直。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副基座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上侧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腔中设置有锥状弹簧,所述限位环的外侧设置有阻尼环,所述副立柱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阻尼环和所述锥状弹簧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固定部之间,所述安装座通过设置的螺栓与所述固定部预紧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固定部的底部设置有固定锚杆,所述固定锚杆的外侧设置有防滑凸起。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座的底侧中部设置有限位凸,所述限位凸穿入在所述锥状弹簧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在矩形立柱的侧面设置副立柱,再通过V架将副立柱与矩形立柱连接起来,通过K形构件对矩形立柱的的强度进行了加强,提高了架构强度和抗震效果;2、在副立柱的底部设置带有阻尼环和锥状弹簧的副基座,使副基座具备缓冲吸能作用,矩形立柱与副立柱配合提高了整体钢结构K柱的柔韧性。3、采用锥状弹簧增加了缓冲结构整体的缓冲范围架构更加紧凑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抗震式钢结构K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一种抗震式钢结构K柱的副基座剖视图。
图4为一种抗震式钢结构K柱使用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京峰钢结构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京峰钢结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37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除屑功能的锡线生产用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贴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