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挤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23707.2 | 申请日: | 202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3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沙月华;张德文;陈俊琛;秦庆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09 | 分类号: | B29C48/09;B29C48/18;B29C48/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梁晓婷 |
地址: | 22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挤模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该共挤模具包括进料环组件、外模、模芯和口模。外模套设于模芯外,且与模芯共同围成流道,口模固定连接于外模的一端,口模和模芯均套设于进料环组件外,且与进料环组件共同围成用于供管状带坯送进的环形通道,流道与环形通道的外侧连通,流道用于将物料送进环形通道,进料环组件开设有送料通道,送料通道的两端均与环形通道的内侧连通,送料通道用于供在压力作用下渗透穿过管状带坯的物料流动。本发明提供的共挤模具能够通过共挤的方式实现复合管道的挤出成型,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节约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共挤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复合管道因其优良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复合管道包括多层管状结构,在复合管道的生产过程中,一般都是先通过将物料挤出的方式实现单层管状结构的成型,再将多层管状结构通过熔接等方式进行复合。但是这样一来,复合管道的生产效率低,生产周期长,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高。
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生产效率高的共挤模具特别是在复合管道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共挤模具,能够通过共挤的方式实现复合管道的挤出成型,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节约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共挤模具,包括进料环组件、外模、模芯和口模,外模套设于模芯外,且与模芯共同围成流道,口模固定连接于外模的一端,口模和模芯均套设于进料环组件外,且与进料环组件共同围成用于供管状带坯送进的环形通道,流道与环形通道的外侧连通,流道用于将物料送进环形通道,以使一部分物料从管状带坯的外侧挤出形成第一物料层,进料环组件开设有送料通道,送料通道的两端均与环形通道的内侧连通,送料通道用于供在压力作用下渗透穿过管状带坯的物料流动,以使另一部分物料从管状带坯的内侧挤出形成第二物料层。
可选地,送料通道相对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的位置与流道的出口的位置相对应,进料口用于供在压力作用下渗透穿过管状带坯的物料流入,出料口用于将物料输送至管状带坯的内侧。
可选地,进料环组件包括内套、进料环和固定套,进料环套设于内套外,送料通道设置于进料环和内套之间,固定套与进料环固定连接,固定套设置于模芯内。
可选地,进料环包括端板和环本体,端板固定连接于环本体的一端,且与固定套固定连接,环本体套设于内套外,部分内套伸出环本体设置,进料口开设于环本体的周面上,环本体远离端板的一端与内套之间形成出料口。
可选地,进料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进料口呈环形阵列地设置于环本体的周面上。
可选地,模芯的周面上开设有流动槽,外模盖设于流动槽外,且与流动槽共同形成流道。
可选地,流动槽包括主流动槽和多个支流动槽,主流动槽同时与多个支流动槽连通,支流动槽与环形通道连通。
可选地,多个支流动槽间隔设置,且均呈螺旋状地设置于模芯的周面上。
可选地,共挤模具还包括供料管,外模包括进料模段和送料模段,送料模段的一端与进料模段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口模固定连接,供料管安装于进料模段上,且与流道连通。
可选地,共挤模具还包括压环,口模设置有环状凸台,压环套设于口模外,且与外模固定连接,环状凸台夹持于压环和外模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共挤模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五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37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