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谷物颗粒表面规则度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23134.3 | 申请日: | 202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8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刘龙飞;王正友;徐广超;王楚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检葆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85;G01N21/88;G01N21/95 |
代理公司: | 北京蕙识同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66 | 代理人: | 赵雪 |
地址: | 100068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谷物 颗粒 表面 规则 检测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用于谷物颗粒表面规则度检测设备,涉及谷物颗粒检测技术领域,本装置包括机体,机体的前侧设置有可视窗口,机体内腔的一侧设置有检测系统,检测系统包括复合光源、扫描成像仪,机体内腔的一侧设置有物料输送组件,物料输送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机体内腔顶部一侧的锥形送料管,锥形送料管的底部设置有振动板,振动板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在机体内腔底部的输送带。本申请本发明通过物料输送组件的设置,将需要检测的谷物颗粒进行输送,同时在物料输送组件和壳体的配合使用下,对谷物颗粒进行振动散开,避免谷物颗粒堆积,最终通过检测系统的设置,对谷物颗粒进行检测即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谷物颗粒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用于谷物颗粒表面规则度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农业是我国的经济基础,而粮食生产是农业最基础和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近年来,粮食的产量已趋于平衡,基本解决了农业发展中的需求问题,但粮食安全问题仍然十分严峻。相当数量的粮食由于品质低下导致在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从而造成积压,这样既浪费了农业资源,又降低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再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质量安全已经成为近些年世界各国讨论和重视的热点话题之一,所以中国的农业发展必须以提高粮食品质为中心,积极发展高产高效的粮食生产。
表面规则度差的谷物颗粒是未成熟、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粮食颗粒,不同粮食种类其表面规则度的定义稍有区别,如小麦表面规则度差的谷粒包括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芽粒和生霉粒,稻谷表面规则度包括未熟粒、虫蚀粒、病斑粒、生芽粒和生霉粒,玉米表面规则度包括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芽粒、生霉粒和热损伤粒,大豆表面规则度包括未熟粒、虫蚀粒、病斑粒、生芽粒、涨大粒、生霉粒、冻伤粒、热损伤粒和破碎粒。在粮食收购和贸易过程中,表面规则度是非常重要的定等作价指标。目前,谷物表面规则度检验,是根据相关粮食标准所规定的定义和检测方法,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挑拣、分类、辨识、计算而进行,操作过程复杂,收获季节人员劳动强度极大。同时,由于感观检验对人的专业能力要求非常高,检验结果会受人的知识、经验、技术熟练程度、工作状态、疲劳程度等因素影响,传统人工方法经常会产生较大误差;另一方面,不同检验人员存在主观标准不一致的问题,主观测量有时也会影响贸易公平,损害农民或弱势方利益。
近年来随着粮食产业的现代化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粮食管理领域中,主要应用于农产品品质检测和分类中,成为保障我国农业产业高效发展的有力手段。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借助计算机图像扫描技术和发达的图形算法,用智能化的仪器设备替代人工检验,在粮食品质检测方面具有检测速度快、分类能力强、信息量大、精度高、可大批量检测等优点,在“准、快、一致性”等方面比人工检验更高,能够有效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效率,从而提高基层检验效能和现代化水平。
现有的谷物检测设备,一般直接通过输送带对谷物进行输送,使其进行检测范围内,由于谷物一般呈一定数量共同输入检测设备中,继而导致谷物颗粒间造成遮挡或覆盖,使得检测装置无法检测到被堆积在下层的谷物颗粒,最终使得检测结果存在较大误差。另外,还有的谷物检测设备,是利用声学信号检测粮食,通过检测粮食碰撞所产生的声学信号,分辨出不规则的颗粒,但是,采集声学信号时,无法避免出现噪声干扰,影响检测精确度。
现有的大多数检测方式,是通过采集设备对粮食不规则的颗粒的上下表面进行拍照采集图像,对采集到的图像处理后,运用相关算法分析计算得出规则度,而优于检测计算的算法差异,检测精度不够高,检测的效率也有待提升。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亟待解决提高谷物颗粒规则度检测精准度的设备及算法。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检葆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检葆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31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遮罩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天然酯绝缘油变压器绝缘油老化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