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客户端代理的备份灾备装置数据采集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21057.8 | 申请日: | 202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00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章隆敏;刘胜军;谢飞;谢贻富;李海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城市云数据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566 | 分类号: | H04L67/566;H04L9/40;H04L41/0663 |
代理公司: | 合肥国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1 | 代理人: | 张祥骞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客户端 代理 备份 装置 数据 采集 传输 方法 | ||
1.一种基于客户端代理的备份灾备装置数据采集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1)采集任务的分发:通过服务端对采集任务进行配置,并将其分发给该采集客户端;
12)备份灾备装置数据的采集:各采集客户端获取采集任务后,根据配置信息开始采集工作;
13)采集数据的加密:对采集到的数据利用非对称加密RAS方法进行加密处理;
14)采集数据的传输:利用多通道动态调整传输技术将采集数据传输至服务端;
15)采集数据的解密:服务端利用非对称加密RAS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解密处理;
16)采集数据的解析处理:服务端对解密后的数据按业务属性进行解析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客户端代理的备份灾备装置数据采集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任务的分发包括以下步骤:
21)在服务端针对不同数据备份灾备设备,部署采集客户端,同时通过服务端进行采集任务配置;
22)服务端任务分发器负责将用户配置好的采集任务分发给各个采集客户端,采集任务包括:客户端信息,包含客户端的IP和端口信息,用来确定该任务分发的采集客户端;采集内容,包含采集目标的备份灾备设备信息和采集维度;时间规则,包含采集任务的时间周期,以Cron表达式形式分发;
23)客户端的任务调度器在接收到采集任务后,创建客户端采集任务,设置执行任务的时间规则,并通过任务调度器去执行任务调度,根据配置内容和计划开启任务调度进行周期性的数据采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客户端代理的备份灾备装置数据采集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备份灾备装置数据的采集包括以下步骤:
31)通过API接口针对备份灾备装置进行数据采集;
32)在采集过程中,一旦因为API接口调用异常连续超过3次,将启动服务自检,检测异常服务自动切断采集,等待人工介入、唤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客户端代理的备份灾备装置数据采集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数据的传输包括以下步骤:
41)根据各个采集端采集到的数据按传输时间、数据量维度,将数据记录在历史数据库中;
42)客户端根据历史传输数据,计算各采集端数据传输的时间和数据量特征,采用分时段特征值算法,时段分为分钟时段、小时时段、天时段、周时段、月时段,历史传输数据均为分钟级数据,通过每个采集点的分钟级历史数据,计算每个时间点各采集点的数据量相似度;
421)首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数据标准化处理之后,均值变为0,方差变为1,即服从标准正态分布;采用z-score标准化,其表达式如下:
其中,为原始数据的均值,σ表示样本标准差,通过公式计算得到各采集端的标准化值:x1、x2、x3;
422)通过欧式距离计算数据相似度指数,
得到各时间点各采集端数据的相似度,相似度越小、偏差越大;取得相似指数最小的几个时间点,形成各个客户端的数据特征池;
43)通过小时、天、周、月维度寻找各采集端的数据量特征,结合具体数值大小动态调整通道优先级;
44)将调整好的通道优先级策略动态写入客户端,后续的传输根据不同采集端的数据特征按新的策略传输数据,以此达到系统不断自我完善传输效率的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城市云数据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城市云数据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105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