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移门关闭密封补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321050.6 | 申请日: | 2021-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68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 发明(设计)人: | 宫澎涛;梁启余;李明辉;计成超;刘念印;马建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扬子安防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6B7/22 | 分类号: | E06B7/22;E05F5/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锦辉利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10 | 代理人: | 陈道升 |
| 地址: | 239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移 关闭 密封 补偿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移门关闭密封补偿装置,包括门扇主体与框体,所述门扇主体的两侧内部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更换机构,所述更换机构包括密封条、堵块、活动板、抵至弹簧、拉杆、限位件、扭块和凹槽,所述安装槽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通孔,且密封条设置于通孔内部,通过抵至弹簧与拉杆之间的配合,能够对密封条进行固定的同时又能够在需要更换密封条时,利用拉杆将抵至弹簧下拉时的密封条能够从安装槽内取出更换,从而能够在密封条磨损损坏后对其进行更换,提高了密封的效果,同时又能够利用减震机构中的第一弹簧与簧片在门扇闭合时对其进行减震缓冲,从而降低撞击力度,防止门扇与框体因撞击造成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移门关闭密封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平移门关闭密封补偿装置。
背景技术
平移门大部分都是电动平移门,具有多功能的特点,适合在各种厂房建筑结构上安装,该种门扇可以手动、电动转换。
现有的手术室以及保温室中都需要密闭的空间,前者防止细菌的进入,后者是防止保温室的冷气通过未密闭的门缝漏出,导致室内温度无法恒定,而平移门现有的为固定式框体与关闭的门扇上密封条贴合达到密封的效果,又因密封条为非刚性体,会因长期使用而产生变形,影响门体的密闭性,从而导致细菌或是冷气的外露,同时由于平移门大部分都是电动,而开关门时的轻重不可控,导致长期的使用下门框与门之间的碰撞造成损坏,需要停止使用进行对门框与门的维修,从而提高企业的维修成本。
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能够对长时间使用损坏后的密封条进行更换,以及为了能够在门扇主体闭合时减少撞击力度,通过抵至弹簧将密封条与活动板进行抵至,从而能够有效的将密封条抵至进卡槽内部卡合密封,进而能够有效的对房间进行密封,同时在长时间的使用后需要对密封条进行更换时,利用拉杆将抵至弹簧向下拉动,而后通过限位板将其进行固定,然后在将阻条拔出固定孔,从而在将密封条从安装槽内取出,更换至新的密封条,换着好后通过扭块转动带动限位件转动以至于脱离限位板的限位,然后通过抵至弹簧的方向弹性复位,将新的密封条进行抵至,从而能够有效的对空间进行密封,同时又能够在需要更换时便于使用者的更换,进而提高装置的便捷性以及实用性,提高了密封的效果,降低了维修成本,同时利用第一弹簧与簧片的弹性力度,在门扇主体闭合时能够对门扇主体进行缓冲,防止门扇在关闭时撞击力度过大而造成框体与门扇主体损坏,降低密封性,为此提供一种平移门关闭密封补偿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平移门关闭密封补偿装置,包括门扇主体与框体,所述门扇主体的两侧内部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更换机构;
所述更换机构包括密封条、堵块、活动板、抵至弹簧、拉杆、限位件、扭块和凹槽,所述安装槽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通孔,且密封条设置于通孔内部,所述密封条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堵块,且堵块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所述堵块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密封条、堵块与活动板均设置于安装槽内部,且密封条的上端外表面贯穿并延伸至通孔的外部,所述活动板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抵至弹簧,所述抵至弹簧的内部贯穿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前端与后端外表面靠近上端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件,所述拉杆的下端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扭块,所述门扇主体的下端外表面位于安装槽的下端位置开设有凹槽,且拉杆的下端贯穿进凹槽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的内部两侧靠近下端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的间距大于抵至弹簧的直径,且其小于限位件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门扇主体的左侧外表面靠近上端位置开设有滑动槽,且活动板的左侧外表面贯穿进滑动槽内部,所述门扇主体的左侧外表面位于滑动槽的上端与下端位置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阻条,且阻条与滑动槽相互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框体的下端外表面靠近右侧位置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框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减震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扬子安防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扬子安防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10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
- 下一篇: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