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食用油加工的油茶籽脱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20384.1 | 申请日: | 202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7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永;田容华;廖慧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怀化秦湘油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N5/00 | 分类号: | A23N5/00;B07B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王军 |
地址: | 418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食用油 加工 油茶 脱壳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食用油加工的油茶籽脱壳装置,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端面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为中空L型结构,所述壳体的端面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壳体的外侧壁设置有控制柜,所述进料口的下方并且位于壳体内部设置有网筛板,所述壳体的内壁并且位于网筛板的下方设置有滑道板,本发明通过搅拌电机带动破碎叶片对原料进行初步的破碎,使得油菜籽大量从皮壳内脱落出来,经过网筛板初步筛选,阻断了皮壳进入到下一阶段,在进过抖动电机带动抖动筛板对油菜籽进一步的净化,有效去除了油菜籽内的微小皮壳和根茎,有效提高了油菜籽的纯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食用油加工的油茶籽脱壳装置。
背景技术
油茶,又叫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油茶属茶科,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油茶籽的外壳中含有大量鞣质,含油量很少,在茶籽干燥工序完成之后、榨油之前需要将其与籽仁剥离,只将籽仁拿去榨油。
现有茶油籽的脱壳多采用人工脱壳,效率较低,而碾压式的脱壳设备只能实现破壳而无法保证茶籽从壳内分离,适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食用油加工的油茶籽脱壳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食用油加工的油茶籽脱壳装置,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端面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为中空L型结构,所述壳体的端面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壳体的外侧壁设置有控制柜,所述进料口的下方并且位于壳体内部设置有网筛板,所述壳体的内壁并且位于网筛板的下方设置有滑道板,所述滑道板的下方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驱动轴从下向上依次贯彻滑道板和网筛板并延伸至网筛板的上方设置有破碎叶片,所述搅拌电机的一侧并且位于滑道板的下方设置有抖动电机,所述抖动电机的转动轴连接有凸轮,所述滑道板的底端设置有抖动筛板,所述抖动筛板的下方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抖动筛板远离抖动电机的一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在壳体的侧壁上,所述抖动筛板的下方设置有出料滑板,所述壳体的底部并且对应出料滑板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壳体的外壁并且对应抖动筛板开设有废料口。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凸轮与抖动筛板的一端常接触。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底架的端面并且对应出料口开设有接口,所述壳体的背面并且位于网筛板的上方设置有取料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控制柜分别通过导线连接搅拌电机和抖动电机并且连接方式均为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网筛板的端面均匀设置有筛选孔。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抖动筛板的端面均匀设置有网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搅拌电机带动破碎叶片对原料进行初步的破碎,使得油菜籽大量从皮壳内脱落出来,经过网筛板初步筛选,阻断了皮壳进入到下一阶段,在进过抖动电机带动抖动筛板对油菜籽进一步的净化,有效去除了油菜籽内的微小皮壳和根茎,有效提高了油菜籽的纯度。
2、本发明中,通过将初步筛选和细化筛选放置在同一壳体内,不仅能够提高装置的实用性,并且能够减少分布操作带来的微尘污染,改善厂房的空气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壳体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底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网筛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抖动筛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怀化秦湘油业有限公司,未经怀化秦湘油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03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