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弯管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20356.X | 申请日: | 202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7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本玉千道;柴原宏纪;山本秀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升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D51/16 | 分类号: | B21D51/16;B21D53/84;B21D7/12;B21D19/08;B21D22/02;B21D3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黄谦;杨阳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管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弯管的制造方法,包括:第一扩管步骤,将弯管中间体的第二直管部成形为扩径第二直管部;第二扩管步骤,将扩径第二直管部和弯管部中间体分别成形为扩宽第二直管部和最终要得到的形状的弯管部;拉深步骤,将扩宽第二直管部成形为截面长圆形的长圆形第二直管部;以及凸起成形步骤,将凸起成形。此外,在上述拉深步骤中,使用内置有拉深销的拉深冲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弯管的制造方法,例如,配设在汽车的发动机舱内的弯管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与上述弯管的制造方法相关的技术,例如有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这样一种弯管的制造方法:通过使包括所沉孔的台阶部的凸起成形用的冲头的前端表面与夹紧模的第二中空部中的形成在第一中空部和第一直管部的外周表面接触的第二直管部侧的接触线的延长上的下部表面抵接,使弯管部的靠近第二直管部的一侧的预定位置的扩径状态的外径朝向上述台阶部的内周表面沿径向向外进一步膨胀,以接触第一直管部的外周的方式将凸起成形。
根据专利文献1记载的弯管的制造方法,可以制造在凸起的弯管部侧的端表面与直管部的外周表面之间的间隙小、或者没有间隙的弯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5466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弯管的制造方法是凸起为圆形的情况下的制造方法。与此相对,近来,需要制造凸起不是圆形而是长圆形状的弯管。为了获得长圆形状的凸起,需要使用于将凸起成形的模部分的形状为长圆形状。然而,如果来自在凸起为圆形的情况下的弯管的制造方法的变更点单单仅是上述模部分的形状的变更,则使长圆形状的凸起及其周边部分具有理想形状是困难的。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弯管的制造方法,该弯管的制造方法可以减小凸起的弯管部侧的端表面与直管部的外周表面之间的间隙,或者可以消除间隙,此外,还可以得到理想形状的长圆形状的凸起和理想形状的其周边部分。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弯管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临时弯曲步骤,对管坯施加弯曲加工,在所述管坯的一个端部侧保留第一直管部,在所述管坯的另一端部侧保留第二直管部,并在所述第一直管部和所述第二直管部之间形成弯曲部;
冲击曲率半径矫正步骤,将在所述临时弯曲步骤中获得的弯管中间体配置在具备用于将所述弯曲部成形为弯管部中间体的形状的中空部的拼合模状的成形模处,并且从所述第一直管部或所述第二直管部的管端插入冲击曲率半径矫正用销,从而将所述弯曲部的弯曲外侧部的曲面沿径向向外扩大来将所述弯曲部成形为所述弯管部中间体的形状;
管固定步骤,使用拼合模状的夹紧模将所述第一直管部和所述弯管部中间体固定,所述夹紧模包括:第一中空部,用于收纳所述第一直管部;第二中空部,用于收纳所述弯管部中间体,并且具有用于扩宽所述弯管部中间体的一部分的凹槽;以及第三中空部,被沉孔成使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直管部的外径,并且具有下部表面,所述下部表面在沿配置于所述第一中空部处的所述第一直管部的轴向的方向上的所述第一直管部的截面图中形成在所述第一中空部和所述第一直管部的外周表面接触的所述第二直管部侧的接触线的延长上;
第一扩管步骤,使具有外径比所述第二直管部的内径大的扩径部的第一扩管销在与突出到所述夹紧模之外的所述第二直管部的管端隔开的状态下相对,之后,从所述第二直管部的管端插入所述第一扩管销,从而将所述第二直管部扩径,将所述第二直管部成形为扩径第二直管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升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升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03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