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规模物联网服务域隔离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20092.8 | 申请日: | 202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29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徐恪;王晓亮;付松涛;凌思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67/12 | 分类号: | H04L67/12;H04L9/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规模 联网 服务 隔离 通信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大规模物联网服务域隔离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物联网中用户终端的IPv6地址、用户终端的MAC地址和相应交换机进行相互绑定;
根据物联网中用户终端的IPv6地址中用户终端的真实身份,在通信前对物联网的通信进行分配;
根据大规模物联网服务域的资源使用状态,对不同数据流带宽进行分配;
根据用户终端的真实身份对访问目的进行切分,使得非授权用户不能访问权限外的服务资源;
同一服务域内的各用户终端,采用密钥交换算法,实现加密通信;
所述同一服务域内的各用户终端,采用密钥交换方法,实现加密通信,包括:
(1)服务域中心为同一服务域内的各用户终端生成一对公钥和私钥,并将所述公钥发送到本服务域的所有用户终端,所述私钥根据用户终端的真实身份发送到相应用户终端;
(2)发起通信请求的用户终端根据目标用户终端的IP地址,利用目标用户终端的公钥对目标用户终端的IP地址进行加密,得到一个加密后的密文,即authS=Encrypt(IPD);
(3)发起通信请求的用户终端根据目标用户终端的IP地址、发起通信请求的用户终端的IP地址和发起通信请求的时间戳,计算得到一个哈希值KS:
kS=H(IPD||IPS||TSTAMP),
其中,||表示字符串串接,IPD表示目标用户终端地址,IPS表示发起通信请求的用户终端地址,TSTAMP表示时间戳;H()表示一种哈希算法;
(4)发起通信请求的用户终端将所述哈希值KS的前128位作为本次通信的第一对称密钥K,并使用目标用户终端的公钥对密钥K进行加密,得到一个密文RS,RS=Encrypt(K);
(5)发起通信请求的用户终端向目标用户终端发送密文RS和密文authS;
(6)目标用户终端利用本终端的私钥,对密文authS进行解密,得到目标用户终端的待认证IP地址,将该待认证IP地址与目标用户终端的IP地址进行比较,若待认证IP地址与目标用户终端的IP地址不相同,则直接向发起通信请求的用户终端发送拒绝指令,若待认证IP地址与目标用户终端的IP地址相同,则认证成功,并对所述密文RS进行解密,得到一个第二对称密钥K′;
(7)目标用户终端利用第二对称密钥K′对发起通信请求的用户终端的IP地址进行加密,得到一个密文authD,authD=EncryptK′(IPS);
(8)目标用户终端向发起通信请求的用户终端发送所述密文authD;
(9)发起通信请求的用户终端使用第一对称K对所述密文authD进行解密,若得不到发起通信请求的用户终端的IP地址,则密钥交换失败,若得到发起通信请求的用户终端的IP地址,则密钥交换成功,将第一密钥K作为对称密钥用于本次数据加密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规模物联网服务域隔离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物联网中用户终端的IPv6地址、用户终端的MAC地址和相应交换机进行相互绑定,包括:
(1)将物联网中用户终端的IPv6地址分布式存储到大规模物联网的各服务域中心;
(2)各服务域中心根据物联网中接入网内用户终端的真实源地址,对服务域接入网内用户终端的身份进行验证;
(3)在用户终端的IPv6地址后64位嵌入用户终端身份的标识信息;
(4)将物联网中用户终端的IPv6地址、用户终端的MAC地址和相应交换机进行相互绑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2009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照明模组
- 下一篇: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