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纹层状页岩层理缝孔隙度测定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19885.8 | 申请日: | 2021-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06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 发明(设计)人: | 马炳杰;孙志刚;张红欣;刘丽;陈亚宁;刘妍卿;张莉莉;范菲;陈挺;张玉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崔晓艳 |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层状 页岩 层理 孔隙 测定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纹层状页岩层理缝孔隙度测定方法,该纹层状页岩层理缝孔隙度测定方法包括:步骤1,选取某个研究区块的纹层状页岩岩样,进行氦孔法孔隙度测定实验,获得该页岩样品整体的孔隙体积和孔隙度;步骤2,获得孔隙度和渗透率随净上覆压力的变化曲线;步骤3,获得孔隙压缩系数和渗透率敏感系数;步骤4,根据孔隙压缩系数和渗透率敏感系数,获得孔渗幂指数;步骤5,获得最大孔隙半径值和平均孔隙半径值;步骤6,根据孔渗幂指数的计算公式,计算纹层状页岩层理缝孔隙度值。该纹层状页岩层理缝孔隙度测定方法有较强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纹层状页岩油田资源量评价以及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页岩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纹层状页岩层理缝孔隙度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对页岩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页岩油在石油资源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纹层状页岩是页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纹层状页岩储层中,泥质纹层和灰质纹层大量发育,纹层间的层理缝对于页岩油的流动性和储集性起关键作用,建立纹层状页岩层理缝孔隙度的测定方法,明晰层理缝的孔隙体积,对于页岩油的有效动用程度评价更加精准,能够更好地指导纹层状页岩弹性开发。
中国专利申请CN 111650108 A,公开了一种测定泥页岩岩石有效孔隙度的方法及装置,涉及油气勘探开发实验测试领域,包括:获取被测泥页岩岩石的总体积、所述被测泥页岩岩石的骨架体积以及所述被测泥页岩岩石内的颗粒以及/或粉尘的体积;确定吸潮介质的体积;利用所述吸潮介质的体积对所述骨架体积进行校正,得到骨架校正体积;根据所述总体积、所述骨架校正体积以及颗粒以及/或粉尘的体积得到所述被测泥页岩岩石的有效孔隙度。以解决定泥页岩岩石有效孔隙度测定不准确的问题。
中国专利申请CN 108956941 A,公开了一种页岩层理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目的层段露头的结构及构造;获取纵向贯穿所述目的层段的岩样,并根据所述岩样制成若干个纵向连续分布的第一规格岩芯,及若干个纵向连续分布的第二规格岩芯;确定所述第一规格岩芯各层的结构及构造,并确定所述第二规格岩芯的成份、各纹层的结构及构造;合并所述目的层段露头的结构及构造、所述第一规格岩芯各层的结构及构造及所述第二规格岩芯的成份、各纹层的结构及构造,获得所述目的层段的层理识别结果。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高页岩层理的识别精度。
中国专利申请CN102252948A,公开了一种泥页岩孔隙度测定方法,该方法包括:选取整块泥页岩待测样品,测定质量MO,测定块体总体积VO,计算泥页岩的块体密度ρb,将样品粉碎,取一定量M1,M1≤MO;将取出的样品进行蒸馏抽提,直到产水量保持稳定为止,记录抽提出水的体积Vw;将经过蒸馏抽提的样品取出,干燥至质量稳定,记录样品质量M2;将干燥后的样品取出,测定颗粒体积Vg;计算样品孔隙度Φ。
目前,对于页岩储层孔隙度的研究主要以流体饱和法、氦孔法等传统孔隙度测定方法为主,以上方法无法区分纹层状页岩中层理缝所占的孔隙体积,同时针对纹层状页岩中层理缝孔隙度的分析,系统的研究且成熟的方法较少。
以上现有技术均与本发明有较大区别,未能解决我们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纹层状页岩层理缝孔隙度测定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确地对纹层状页岩中的层理缝孔隙度进行了测定,有较强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的纹层状页岩层理缝孔隙度测定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纹层状页岩层理缝孔隙度测定方法,该纹层状页岩层理缝孔隙度测定方法包括:
步骤1,选取某个研究区块的纹层状页岩岩样,进行氦孔法孔隙度测定实验,获得该页岩样品整体的孔隙体积和孔隙度;
步骤2,获得孔隙度和渗透率随净上覆压力的变化曲线;
步骤3,获得孔隙压缩系数和渗透率敏感系数;
步骤4,根据孔隙压缩系数和渗透率敏感系数,获得孔渗幂指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98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