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壳基硅氧化物/石墨烯气凝胶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18910.0 | 申请日: | 202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23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宏训;孙孟飞;马娇娇;徐明航;邹旭飞;吴帅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48;H01M4/583;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徐澍 |
地址: | 224200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稻壳 氧化物 石墨 凝胶 复合 负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稻壳基硅氧化物/石墨烯气凝胶复合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负极材料为具有褶皱结构和大孔/介孔的随机定向片状结构相互连接构成的三维多孔框架结构,其中硅氧化物的颗粒直径为40~200nm,均匀分散在三维石墨烯气凝胶网络的内部和表面;按百分数计硅为8~23%,氧为47~82%,碳为10~30%;BET比表面积为160~210m2/g。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壳基硅氧化物/石墨烯气凝胶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稻壳采用超纯水清洗干净,浸泡于浓度为0.1~5mol/L的酸溶液中,在80~100℃下保持8~24h并不断搅拌,通过离心分离并用超纯水洗至中性,置于烘箱中烘干;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产物平铺于瓷舟中,置于惰性气氛的管式炉内,以升温速率为2~5℃/min,在400~600℃保持1~4h,自然冷却到室温;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产物置于浓度为1~3mol/L的NaOH溶液中回流搅拌,在25~130℃下保持2~6h后,过滤后,得到滤液;
步骤4、向步骤3得到的滤液中按照质量比1:(0.1~0.5g)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待固体溶解后,在25~80℃下滴加酸溶液至pH=1~10并保持3~24h得到白色沉淀,将沉淀过滤并洗涤至中性并干燥;
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产物平铺于瓷舟中,置于管式炉内,在空气氛围下以2~5℃/min的升温速率于400~600℃保持1~6h后,自然冷却;
步骤6、将步骤5得到的产物与铝粉或镁粉或铝镁粉混合物按照质量比1~6:1~6混合均匀装入球磨罐中,惰性气体下球磨10min~10h后,置于不锈钢密闭反应器中,惰性气体氛围下以2~15℃/min的升温速率,保温温度为650~750℃,时间为2~6h进行还原,自然冷却;
步骤7、将步骤6得到的产物浸泡在浓度为0.1~2mol/L的酸溶液中反应4~24h,过滤洗涤至中性,并真空干燥;
步骤8、将步骤7得到的产物超声分散于浓度为1~2mg/mL氧化石墨烯溶液中1~2h,在150~180℃下水热反应4~12h后,自然冷却并过滤及用超纯水洗涤;
步骤9、将步骤8得到的产物冷冻干燥后,置于管式炉内,于氢氩混合气中以2~5℃/min的升温速率,在500~600℃温度范围内保持2~6h,自然冷却,得到稻壳基硅氧化物/石墨烯气凝胶复合负极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稻壳基硅氧化物/石墨烯气凝胶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酸溶液为盐酸、硫酸、硝酸、醋酸、草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中多种任意比例的混合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稻壳基硅氧化物/石墨烯气凝胶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惰性气氛为氮气或氩气或氮氩混合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稻壳基硅氧化物/石墨烯气凝胶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酸溶液为盐酸、硫酸、硝酸、醋酸、草酸中的任意一种,浓度为1~15wt%。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稻壳基硅氧化物/石墨烯气凝胶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的惰性气氛为氮气或氩气或氮氩混合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稻壳基硅氧化物/石墨烯气凝胶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所述的酸溶液为盐酸、硫酸、硝酸、醋酸、草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中多种任意比例的混合酸。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壳基硅氧化物/石墨烯气凝胶复合负极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应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是用作CR2032扣式锂离子电池,包括如下步骤:
(A)、将稻壳基硅氧化物/石墨烯气凝胶复合材料、科琴黑、聚偏氟乙烯按照质量比5~8:4~1:1混合均匀,得到固体混合物;
(B)、将步骤(A)得到的固体混合物与N-甲基吡咯烷酮按照质量比18~30:70~82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浆料;
(C)、将步骤(B)得到的浆料涂覆在铜箔上,经干燥、辊压后制得厚度为11~25μm的锂离子电池电极片;
(D)、将步骤(C)得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片作为工作电极,锂片作为对电极,采用微孔聚丙烯-聚乙烯膜为隔膜,采用1mol/L的LiPF6为电解液,在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装配成CR2032扣式锂离子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89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