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底部高含水带薄层油砂油藏采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18163.0 | 申请日: | 202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3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陶磊;袁潇;白佳佳;史文洋;王春浩;陈炎;许礼龙;朱庆杰;张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E21B43/16;E21B43/2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王美华 |
地址: | 2131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底部 含水 薄层 油砂 油藏 采油 方法 | ||
1.一种针对底部高含水带薄层油砂油藏采油方法,所述油藏的含水率为50%~60%,油层厚度为15~20m,高含水带的高度不超过油层厚度的1/5,高含水带中的平均渗透率为700~800md,平均孔隙度为0.3~0.35,含油饱和度30%~50%,油层的平均渗透率为600~700md、平均孔隙度为0.2~0.3、含油饱和度为70~80%、50℃下原油粘度均超过10000mPa·s,其特征是:具有以下步骤:
S1、在薄层油砂油藏底部的高含水带中布置两口左右并排、高度一致的水平井,所述两口水平井分别为一口注入井,一口生产井;
S2、对两口水平井分别进行预热,同时加热两口水平井周围及中间的油层,使两口水平井之间形成初步的热连通;
S3、向所述的注入井内同时连续注入高温高干度蒸汽和耐高温的水溶性复合多效助剂溶液,利用底部高含水带提供的天然连续水相环境形成输送原油的高渗通道,生产井保持地层原始压力进行生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底部高含水带薄层油砂油藏采油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所述的水平井距油藏底部距离为1~2m,所述注入井和生产井的长度均为200~400m,所述注入井与生产井之间的水平距离为20~40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底部高含水带薄层油砂油藏采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2中,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对两口水平井分别进行加热,并预热两口水平井之间的油层使水平井周围以及两水平井间的油层温度上升,预热时间为30~60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底部高含水带薄层油砂油藏采油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所述高干度蒸汽的干度大于0.8,注汽压力为3~5MPa,注汽温度为235~263℃,蒸汽的日注入量为300~600m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对底部高含水带薄层油砂油藏采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水溶性复合多效助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所选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分别选自脂型、醚型、胺型、酰胺型、酯醚混合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对底部高含水带薄层油砂油藏采油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水溶性复合多效助剂溶液是由水溶性复合多效助剂按照一定比例复配后先溶于少量水中,得到一定浓度的溶液,然后再将所述溶液注入生产井,水溶性复合多效助剂溶液的日用量与蒸汽日用量之比为1: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81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牙刷注塑机的余料取出装置
- 下一篇:一种LED外延结构及LED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