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模板边角打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17666.6 | 申请日: | 202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7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郑尧宏;汤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良工建筑模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2 | 分类号: | B24B9/02;B24B41/02;B24B41/06;B24B47/12;B24B47/20;B24B47/22;B24B55/06 |
代理公司: | 盐城汇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81 | 代理人: | 张焕响 |
地址: | 2247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模板 边角 打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模板边角打磨装置,包括操作台和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并且支撑板的顶部放置有模板,所述操作台的顶部且位于底板的顶部设置有推动机构,本发明涉及建筑模板加工技术领域。该建筑模板边角打磨装置,通过打磨机构包括U型框,通过可移动式的打磨机构,可以在打磨一边之后,模板继续移动的时候,打磨轮就会紧贴模板的边缘进行移动,对其直角边进行打磨,需要对模板进行角度的调节,整体的操作较为便利,通过底板内部的四周均活动连接有曲型板,简单的方式就可以对模板进行限位,防止在打磨的过程中发生较大位置的偏移,而且打磨产生的废屑可以通过吸尘箱进行吸附,减少车间灰尘的漂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模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模板边角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用的建筑模板结构,主要由面板、支撑结构和连接件三部分组成,面板是直接接触新浇混凝土的承力板;支撑结构则是支承面板、混凝土和施工荷载的临时结构,保证建筑模板结构牢固地组合,做到不变形、不破坏;连接件是将面板与支撑结构连接成整体的配件。
建筑模板在切割完成之后,其边角参差不平,影响实际使用,会使用打磨装置对边角进行打磨,现有打磨装置在对进行打磨的时候,一般都是分两侧进行打磨,先打磨一边调整角度之后再打磨另一边,操作较为繁琐,会耗费较多的时间,影响整体操作的进度,而且模板在进行打磨的时候容易发生较大位置的偏移,影响打磨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模板边角打磨装置,解决了现有打磨装置先打磨一边调整角度之后再打磨另一边,操作较为繁琐,模板在进行打磨的时候容易发生较大位置的偏移,影响打磨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模板边角打磨装置,包括操作台和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并且支撑板的顶部放置有模板,所述操作台的顶部且位于底板的顶部设置有推动机构,所述操作台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打磨机构;
所述打磨机构包括U型框,所述U型框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有保护箱,并且保护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操作台并延伸至操作台的顶部,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延伸至操作台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打磨轮,所述保护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筒,并且套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表面且位于套筒与U型框内壁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U型框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轨,并且滑轨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顶部与保护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台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电机输出端相适配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打磨轮设置有四个,且位于模板的四周。
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滑杆,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块,并且滑块的顶部与底板的底部之间通过竖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并且连接板的底部与操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顶部与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内部的四周均活动连接有曲型板,并且曲型板的内壁与模板的表面相接触,所述底板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曲型板的内部与横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横杆的表面且位于曲型板与底板内壁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曲型板延伸至底板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良工建筑模板有限公司,未经盐城良工建筑模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76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