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肺炎克雷伯菌荚膜多糖解聚酶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315964.1 | 申请日: | 202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5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祝先潮;何平;胡付品;马瑞景;徐磊;毛意芝;方红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瑞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9/18 | 分类号: | C12N9/18;C12N15/56;C12P19/14;A61K38/46;A61P3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徐迅;崔佳佳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肺炎 克雷伯菌 荚膜 多糖 解聚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肺炎克雷伯菌荚膜多糖解聚酶及其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肺炎克雷伯菌荚膜多糖解聚酶能够有效分解K19型肺炎克雷伯菌胞外多糖和荚膜,从而利于能够杀伤肺炎克雷伯菌的药物或免疫细胞与肺炎克雷伯菌进行接触,进而发挥药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肺炎克雷伯菌荚膜多糖解聚酶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常见的机会致病菌,也是一种重要的医源性感染病原体。2018年1-6月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在主要临床分离菌种中占近14%,仅次于大肠埃希菌,位居第二。且历年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研究中发现,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呈现升高趋势。其可定植于口腔、皮肤、肠道等部位,可引起包括败血症、肺炎、尿路感染、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由于近年来临床大量使用抗生素,多种细菌产生了多重耐药现象,包括肺炎克雷伯菌,主要表现为产广谱β-内酰胺酶和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株。其中,细菌生物被膜的产生大大提高了细菌抵御抗生素的能力。肺炎克雷伯菌能够合成多糖,在细菌周围形成荚膜多糖或分泌为胞外多糖,形成一种自然生物膜。该生物膜既可以作为包裹细菌体的物理屏障,抵御噬菌体或其他有害物质的攻击,也能够减轻抗生素的渗透,并一定程度上抵抗宿主的免疫系统。因此,生物膜的形成在细菌感染中具有重要意义。对抗生物膜发展对于减轻细菌耐药性是十分必要的。
噬菌体是一类能够感染细菌等微生物的病毒,部分可引起宿主菌的裂解。噬菌体衍生的荚膜解聚酶在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治疗中得到了诸多关注。荚膜解聚酶能够分解细菌的荚膜多糖,破坏宿主菌的荚膜屏障,增加其对抗生素和免疫攻击的敏感性。
在一项全国成人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荚膜多糖血清型研究中发现,其血清型中K47 和K64 型两型总共仅占全部成人CRKP的61%-76%左右。其余如K19型等也占有一定的比例。然而,由于噬菌体的宿主谱特异性,早期发现的解聚酶并无法对K19荚膜型CRKP产生满意的荚膜裂解作用。
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新的可高效或特异降解K19肺炎克雷伯菌荚膜多糖的解聚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可高效或特异降解肺炎克雷伯菌荚膜多糖的解聚酶及其应用。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分离的解聚酶,所述的解聚酶为:
(a) 具有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多肽;或
(b) 将SEQ ID NO: 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多肽经过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缺失或添加而形成的、或是添加信号肽序列后形成的、并具有肺炎克雷伯菌荚膜多糖解聚酶活性的衍生多肽。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分离的解聚酶,所述的解聚酶选自下组:
(a) 具有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多肽;
(b) 将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多肽经过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缺失或添加而形成的、或是添加信号肽序列后形成的、并具有肺炎克雷伯菌荚膜多糖解聚酶活性的衍生多肽;
(c) 氨基酸序列与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85%(较佳地≥95%),并具有肺炎克雷伯菌荚膜多糖解聚酶活性的衍生多肽;
(d) 序列中含有(a)、(b)或(c)中所述多肽序列的衍生多肽。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解聚酶为多糖解聚酶。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序列(d)为由(a)、(b)或(c)添加了标签序列、信号序列或分泌信号序列后所形成的融合蛋白。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解聚酶具有SEQ ID NO: 1所示氨基酸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瑞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瑞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159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