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机散热容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09841.7 | 申请日: | 202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7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罗妙唯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妙唯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4M1/04;H04M1/2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93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散热 容器 | ||
本发明属于手机散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手机散热设备相关领域,包括有容器上体,容器下体,容器上体的上表面形成散热板正面,散热板正面为倾斜面或水平面;中空容器内形成有散热板背面;中空容器外部具有连通其内部的入液囗和旋盖;中空容器的外部设有多个能够拆卸阻隔罩,阻隔罩用以覆盖部分散热板正面并始终不覆盖到手机摆放在散热板正面上的区域、以此确保中空容器内的换热流体最大化作用到与手机面接触位置,固定件可以摆放不同宽度的手机,散热板正面开设有多处的避让位及厚度与其同等的活动小块,中空容器充满室温或低温冷却液,整个散热板背面浸入冷却液中,依靠中空容器散热,或低温冷却液吸热,使手机快速散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手机散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手机散热设备相关领域。
背景技术
手机连续长时间使用或充电时温度会上升,尤其对于多年使用龄的旧手机,更无法长时间连续使用,温度升高,机子本身会降频调节,牺牲手机性能来抑制机温的升高,从而使手机产生卡顿,若温度到了极限则死机,或潜藏爆炸的危险,从而影响人的工作及娱乐,影响手机的使用寿命。目前,市售的这类散热器或专利技术方案主要有半导体制冷散热器,风扇散热器,少数水泵循环散热器,它们均需要使用到电源,金属支架只作为支撑手机的一个架子,散热效果极其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然散热或低温吸热的技术方案。并把散热器和支架结合在一起,也作为户外无方便使用电源之处的一个补充。自然散热类型无须用到电源,对能源紧缺的今天是有益的。
针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中的手机散热容器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在密封中空容器中,开设放置手机的散热板,与手机背面相接触的中空容器外面称为散热板正面,相对应的里面称为散热板背面,中空容器中充满冷却液,例如纯净水(可减少对金属的腐蚀),整个散热板背面浸入水中,类似浸没式液冷技术,进行快速充分的热交换。再如冷却油,其对制造散热容器的金属材料几乎没有腐蚀性。纯净水和冷却油均可一次性灌装密封,永久使用,可用完后放入冰箱,要用时再取出来使用。
根据充入温度不同的冷却液,结构不尽相同,其分成室温冷却液和低温冷却液两种类型,低温冷却液须要解决析出冷凝水的问题,毕竟冷凝水如果进入到手机里面,会对元器件短路造成烧毁。
室温冷却液型,制造中空容器的优选材料是散热材料,例如铝合金材料,导热系数较高的工程塑料等,试验表明,非散热材料也可降温,但要劣于散热材料。使用时一边吸热一边散热,依靠冷却液的吸热及热传导至中空容器壁散热至空中,手机离开后,整个散热器慢慢降至室温的状态。
低温冷却液型,制造中空容器的材料,散热板部分可选散热材料,试验表明,散热板用普通材料也有很好的效果。其它部分不选用散热材料,因为它不是与外界进行热交换,而是靠低温冷却液吸取手机的热量,反而要对低温冷却液进行保温,使用保温座隔离与外界热交换,或双层中真空隔绝与外界热交换。这种低温冷却液从冰箱中获得,温度越低,散热效果越好,但析出的冷凝水也越多,可能造成手机短路烧毁的风险也越大,建议中空容器容量做成500毫升,与室温水勾兑调低10度使用,例如室温35度,取5度冷藏水1份与35度室温水2份,混合成25度冷却液,3000mah电池充满电连续播放多媒体4小时后,水温约升至室温的状态。
对于薄壁或较柔软的塑料制成的中空容器,充满冷却液后,散热板容易鼓起变得不平整,这时,吹塑工艺的瓶增加内散热筋,内散热筋除了散热作用外,对散热板有增加强度的作用。外加一块散热块,比如铝合金散热材料,铜散热材料,硅胶散热材料等。
手机背面有些并不是平整的平面,例如有些手机的镜头,LOGO标致,指纹识别处等会凸出该平面,这时手机背面与散热板正面不能贴合,空隙将成为热传导的阻力,影响散热效果,这些凸出的手机镜头通常设在手机顶部右侧或左侧或中间,这时,要在散热板上对应的小区域开设活动小块,如有此设置,移出对应的活动小块,为其提供避让空间,手机背面与散热板正面才能良好的贴合,才能有良好的散热效果,活动小块不凸出散热板正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妙唯,未经罗妙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98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闸门泵双环形支承闸门连接安装系统
- 下一篇:智能家居环保油污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