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施工中顶部不稳定出露溶洞防塌装置及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308764.3 | 申请日: | 2021-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3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林;卿伟宸;皮嘉伟;徐磊磊;许王亮;潘红伟;张行道;李永春;刘鹏;周关学;曾诚;鲍猛;雷路路;邵明圆;田国庆;王勇峰;刘振国;刘奇;宋战平;王双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10;E21D15/44;E21D15/51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方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85 | 代理人: | 李思琼 |
| 地址: | 51808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施工 顶部 不稳 定出 溶洞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隧道施工中顶部不稳定出露溶洞防塌装置,所述溶洞(2)位于所述隧道(1)掌子面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塌装置包括垂直支护(3)和拱形支护(4),所述垂直支护(3)位于所述隧道(1)内,且所述垂直支护(3)沿着所述隧道(1)的掌子面设置;
所述拱形支护(4)沿着所述隧道(1)的设计顶面延伸,所述垂直垂直支护(3)的顶部与所述拱形支护(4)之间设有通过弹簧缓冲器(5)连接;
所述拱形支护(4)的两侧边缘之间固设有充气篷布(6),所述拱形支护(4)与所述充气篷布(6)之间设有高度调节组件;所述充气篷布(6)上设有自密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中顶部不稳定出露溶洞防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多个垂直设置在所述拱形支护(4)顶部的第一支撑柱(7),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柱(7)内均设有第一伸缩支撑组件(8),所述第一伸缩支撑组件(8)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柱(7)的顶部,且所述第一伸缩支撑组件(8)的顶部与所述充气篷布(6)固定连接;
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柱(7)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设有三角支撑组件,所述三角支撑组件的顶部和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柱(7)的端部均与所述充气篷布(6)固定连接,所述三角支撑组件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柱(7)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柱(7)对应的侧面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中顶部不稳定出露溶洞防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支撑柱(9),所述第二支撑柱(9)的底部与所述拱形支护(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9)的顶部设有第二伸缩支撑组件(10),所述第二伸缩支撑组件(10)的顶部与所述充气篷布(6)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柱(9)的左右两侧分别活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柱(11)和第四支撑柱(12),所述第三支撑柱(11)内设有第三伸缩支撑组件(1101),所述第三伸缩支撑组件(1101)的端部贯穿所述第三支撑柱(11),且所述第三伸缩支撑组件(1101)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柱(11)外的一端也与所述充气篷布(6)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柱(12)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柱(9)的端部固设有第一伸缩杆(13),所述第一伸缩杆(13)远离所述第四支撑柱(12)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柱(7)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中顶部不稳定出露溶洞防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柱(9)上开设有上下方向的移动通孔(901),所述移动通孔(901)内滑动设有支撑块(14),所述支撑块(14)的两侧分别活动设有第一连杆(15)和第二连杆(16),所述第一连杆(15)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块(14)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1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柱(1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6)的一端也与所述支撑块(14)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撑柱(12)滑动连接;
所述支撑块(14)的顶部与所述移动通孔(901)的顶部之间设有第一弹簧(17),所述支撑块(14)的底部设有铰绳(18),所述移动通孔(901)的底部设有竖直铰绳槽(902),所述移动通孔(901)与所述竖直铰绳槽(902)连通,所述竖直铰绳槽(902)的底部连通设有水平铰绳槽(903),所述竖直铰绳槽(902)与所述水平铰绳槽(903)连通且相互垂直,所述水平铰绳槽(903)的前端贯穿所述第二支撑柱(9)的前端,所述竖直铰绳槽(902)与所述水平铰绳槽(903)连通处安装有定滑轮(19),所述铰绳(18)沿着所述竖直铰绳槽(902)延伸后通过所述定滑轮(19)转向,然后再沿着所述水平铰绳槽(903)延伸,所述铰绳(18)远离所述支撑块(14)的一端位于所述隧道(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876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