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频率调整电路、方法及通信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07933.1 | 申请日: | 202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6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本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思凌科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J7/04 | 分类号: | H03J7/04;H03B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张桂杰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频率 调整 电路 方法 通信 设备 | ||
本公开涉及一种频率调整电路、方法及通信设备,解决了因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采样频率偏差导致的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技术问题。该电路包括晶体谐振器、起振电路以及可编程电容阵列,晶体谐振器与起振电路并联,可编程电容阵列与晶体谐振器连接,可编程电容阵列包括多个依次并联的电容阵列,每一所述电容阵列能够独立输出编码,每一次用于编码的目标电容阵列是根据待输出编码中的部分比特位的取值确定的。本公开通过可编程电容阵列进行分段拟合直线,线性化晶体谐振器的牵引灵敏度,保证晶体谐振器的频率随控制编码控制单调性,实现对频率步长的精确校准,保证了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数据的正常传输。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力线通信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频率调整电路、方法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晶体谐振器因具有高精度和高稳定度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通信传输等技术领域。其中,电力线通信过程中,因为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晶体谐振器的频率不完全同步,使得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与发射机发送的信号之间存在采样频率偏差,而采样频率偏差随着时间的积累使得接收机接收的数据包错误。
相关技术中,申请公布号为(CN113037219A)和(CN113037215A)的发明专利申请均提供了一种晶振控制电路,发明专利申请(CN113037219A)提供的晶振控制电路的信号处理模块对接收到的第一时钟信号进行预设处理得到第二时钟信号,并将第二时钟信号输出至电容阵列控制模块;电容阵列控制模在第二时钟信号控制下生成第一控制信号,并将第一控制信号输出至电容阵列模块;电容阵列模块在第一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设定晶振起振的初始电容值,晶振波形达到预设幅度时,通过每次增加设定电容值来控制负载电容达到目标电容值,从而调节晶振的起振波形和振荡频率。发明专利申请(CN113037215A)提供的晶振控制电路的晶振驱动模块为晶振提供驱动能量并将晶振产生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出至频率输出模块和电容阵列控制模块;电容阵列控制模块在第一时钟信号的控制下生成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用于调节电容阵列模块的电容值,从而平滑控制晶振的输出频率和功耗。授权公告号为(CN101924534B)的发明专利提供的晶体振荡器的数字控制电容开关阵列单调调谐方法,数字译码电路直接将输入数字控制位转变为开关阵列的实际控制信号,开关阵列中每个开关对应控制多层金属叉指电容阵列的一个电容单元,通过开关阵列中各开关的打开与关断调节多层金属叉指电容阵列中接入晶体振荡器的电容单元的数量,即调节晶体振荡器中总电容大小,从而实现晶体振荡器的单调调谐。可见相关技术中大部分是通过调节电容阵列模块的电容实现对晶振频率的控制,但随着晶振的负载电容的不断增大,使得晶振频率的步长不一致,导致晶振的可调节范围受限,无法保证发射机与接收机的频率一致,而负载电容的减小会导致频率的增加,反之负载电容的增加会导致频率的减小。
相关技术中还可以通过芯片IO输入一个标准频率的方波,利用数字算法计算晶振频率和标准频率的偏差,调整晶体谐振器的负载电容大小来微调晶振的负载谐振频率。但标准频率的方波存在(-2ppm-2ppm)的频率偏差,难以根据标准频率进行调频,实现精准的频率校准,从而导致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仍存在采样频率偏差,从而导致数据传输错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频率调整电路、方法及通信设备,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因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采样频率偏差导致的数据包接收错误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频率调整电路,所述电路包括晶体谐振器、起振电路以及可编程电容阵列,所述晶体谐振器与所述起振电路并联,所述可编程电容阵列与所述晶体谐振器连接,所述可编程电容阵列包括多个依次并联的电容阵列,每一所述电容阵列能够独立工作,所述可编程电容阵列中每一次用于编码的目标电容阵列是根据待输出编码中的部分比特位的取值确定的。
可选地,所述电路包括两个可编程电容阵列的情况下,第一所述可编程电容阵列的一端与所述晶体谐振器的晶振输入引脚连接,第一所述可编程电容阵列的另一端接地;
第二所述可编程电容阵列的一端与所述晶体谐振器的晶振输出引脚连接,第二所述可编程电容阵列的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思凌科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思凌科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79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