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力发电用磨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07129.3 | 申请日: | 202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0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王䶮飞;王喜军;胡志华;田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包头第三热电厂 |
主分类号: | B02C4/02 | 分类号: | B02C4/02;B02C4/40;B02C2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4060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力发电 用磨煤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力发电用磨煤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上端设有进料口,壳体的下端设有排料口,壳体的内部设有磨辊,壳体的内壁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室,第一安装室的内侧设有推移件,推移件的上端设有挤压件,推移件的上端通过挤压件活动连接有刮架,刮架的一侧设有若干滚珠,刮架的另一侧设有便装件,刮架的另一侧通过便装件活动连接有刮板,刮架和推移件的对侧对称设有稳定件,刮架的内侧设有鼓风件,壳体的内壁设有第二安装室。利用气泵通过气管连接喷头,而喷头上转动安装一排喷嘴,喷嘴在刮架上端的定位架的作用下,可以朝向刮架上端刮板和磨辊之间的缝隙进行吹气,进一步方便刮板将磨辊上的煤炭粉块刮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火力发电用磨煤装置。
背景技术
磨煤主要将煤块击碎并磨制成煤粉以供给锅炉燃烧,在燃煤电站锅炉中,为提高煤粉燃烬率和着火性能,普遍使用磨煤机将原煤磨制成煤粉并通过管道送入炉膛进行燃烧。在原煤经磨煤机研磨后送入炉膛的过程之中,有两种方式:一、直吹式制粉系统,即燃煤经磨煤机研磨后经管道直接送入炉膛燃烧;二、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即燃煤经磨煤机研磨后经管道送入储仓,在储仓下部经给粉机进入管道然后送入炉膛燃烧。
然而,现有的磨煤装置在进行磨煤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传统磨煤装置的磨辊在对煤炭进行磨制时,容易出现煤炭粘黏在磨辊上,难以去除,另一方面研磨后的煤炭粉会形成块状,影响研磨的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火力发电用磨煤装置,以解决研磨时煤炭粉容易粘黏在磨辊上和研磨后煤炭粉会出现块状现象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火力发电用磨煤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设有进料口,所述壳体的下端设有排料口,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磨辊,所述壳体的内壁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室,所述第一安装室的内侧设有推移件,所述推移件的上端设有挤压件,所述推移件的上端通过挤压件活动连接有刮架,所述刮架的一侧设有若干滚珠,所述刮架的另一侧设有便装件,所述刮架的另一侧通过便装件活动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架和推移件的对侧对称设有稳定件,所述刮架的内侧设有鼓风件,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第二安装室,所述推移件的下端伸入第二安装室固定连接有联动件,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分散件,所述壳体的正面设有壳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联动件带动推移件使得移动件上端通过挤压件以及稳定件安装的刮架,可以和磨辊进行接触,而刮架上一侧通过设置滚珠降低阻力,另一侧通过刮板对磨辊的表面进行刮除,可以将磨辊外部的煤炭粉粘黏物刮除,刮除的同时刮架内的鼓风件可以对刮板和磨辊之间的缝隙进行吹风,将粘黏物吹开,提升刮板的刮除效果,随着刮板的磨损,刮板通过便装件安装更换也比较方便,同时在壳体内部还增设了分散件,对于刮除的煤炭粉块,可以通过震动筛滤的形式将其分散。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移件包括螺杆,所述螺杆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室的内部,所述螺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移板,所述第一安装室的对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壳体的内部对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移板的对侧贯穿通孔滑动连接在滑杆的外部,所述螺杆的下端伸入第二安装室和联动件固定连接,所述挤压件设在移板的上端,所述稳定件设在移板的上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推移件,螺杆转动使得移板贯穿通孔后在壳体内部的滑杆上稳定上下移动,而移板上通过挤压件和稳定件安装刮架,可以方便提升刮架对磨辊刮动。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联动件包括轴架,所述轴架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室的内部,所述轴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轴杆,所述螺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角齿,所述轴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角齿,所述第一角齿和第二角齿为啮合连接,所述轴杆的另一端贯穿壳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壳体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外侧啮合连接有同一齿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包头第三热电厂,未经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包头第三热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71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