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功率远传电磁智能仪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06555.5 | 申请日: | 2021-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6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赵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汴京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5/00 | 分类号: | G01F15/00;H02K7/18 |
代理公司: | 河南商盾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99 | 代理人: | 朱秀秀 |
地址: | 475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率 电磁 智能仪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功率远传电磁智能仪表,包括管道,所述管道的外侧面设置有卡紧结构,所述卡紧结构的上方设置有防护结构,所述管道的内部设置有发电结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固定块、移动块、光杆、矩形板和空腔,所述管道的内壁通过螺纹传动设置有检测仪器。该低功率远传电磁智能仪表,通过防护结构的设置,使该低功率远传电磁智能仪表具备了避免灰尘进入到检测仪器内以及杂物损伤检测仪器的效果,从而起到了延长检测仪器使用寿命的作用,达到了不易损坏的目的,通过发电结构的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扇叶间接的将水能转换为机械能,机械能转变成电能进行输出,进而起到了自主发电的作用,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仪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功率远传电磁智能仪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的智能仪表大都是在原有的机械计量仪表基础上加上具有预付费功能的测控器来实现,这种计量智能仪表是可靠地将机械表的表征流量的计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现有的流量传感器都为多束流旋翼式结构,计量表的壳体为铜体,磁激励产生流量脉冲信号,脉冲信号的频率与流量成正比,通过表头上的计算器计算出流量。常用的结构为在机械仪表的某一计数字轮转动次数用磁钢、干簧管检测;干簧管具有诸如光电管、磁敏管等器件所不具备的低功耗特性;因此,干簧管在智能仪表、气表上广泛采用。虽然采用较低功耗的干簧管,但在实际引用中,仪表大部分是间是处于静态待机状态。
尽管可以通过软件处理,降低智能控制部分的功耗,但整个仪表依然是带电工作,即在待机时依然白白耗电,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如何能提高仪表电池的使用寿命一直是业界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业界不断改善程序和电路设计,各种省电的软硬件方案被开发出来。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待机耗电的问题,而且开发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所以目前智能仪表存在浪费能源、易受到灰尘和杂物的损坏以及适用性较差的确定。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功率远传电磁智能仪表,具备节约能源、不易受到灰尘和杂物的损坏以及适用性好等优点,解决了浪费能源、易受到灰尘和杂物的损坏以及适用性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节约能源、不易受到灰尘和杂物的损坏以及适用性好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功率远传电磁智能仪表,包括管道,所述管道的外侧面设置有卡紧结构,所述卡紧结构的上方设置有防护结构,所述管道的内部设置有发电结构;
所述防护结构包括固定块、移动块、光杆、矩形板和空腔,所述管道的内壁通过螺纹传动设置有检测仪器,所述检测仪器的外侧面下端通过轴承与固定块的内壁转动,所述固定块和移动块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移动块的外侧面沿着空腔的内壁滑动,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与光杆固定设置,所述移动块的外侧面中部与矩形板固定,所述矩形板的上表面中部开设有沿着光杆滑动的圆孔,所述检测仪器处于空腔内部;
所述卡紧结构包括转盘、弧形槽、上级卡板、下级卡板和限位杆,所述光杆的下表面与上级卡板的外侧面上部固定,所述固定块的外侧面下部固定安装有长杆,所述长杆的外侧面下部与限位杆固定,所述限位杆的外侧面靠近边缘的位置通过轴承设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侧面上部和下部均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短杆,所述短杆远离弧形槽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小块,其中一个所述小块的外侧面与上级卡板固定,另一个所述小块的外侧面与下级卡板固定,所述上级卡板和下级卡板的一侧面均与管道卡接;
所述发电结构包括扇叶、转动轴和发电机,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和外侧面的位置均通过轴承与管道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外侧面与扇叶固定,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发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在一起,所述管道的外侧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通过螺柱与发电机的下部固定。
优选的,所述发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检测仪器电连接,所述转盘的外侧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管道的截面形状为S型,所述发电结构处于竖直方向的中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汴京仪表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汴京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65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