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车承载鞍锻造成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02247.5 | 申请日: | 202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6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纪宏超;宋刚;裴未迟;黄晓敏;李景生;宋昌哲;徐少彬;龙海洋;郑镭;董树亮;琚立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J1/04 | 分类号: | B21J1/04;B21J1/06;B21J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321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车 承载 锻造 成形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锻造成形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火车承载鞍锻造成形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该方法包括预锻、终锻两个工序。具体的工序包括如下步骤:(1)设计坯料的形状及尺寸;(2)对坯料进行预热;(3)对坯料进行锻造。本发明提供一种火车承载鞍锻造成形的方法,采用预锻和终锻两个工序生产承载鞍锻件,可以保证承载鞍锻件的质量,降低承载鞍的生产周期,提高承载鞍零件的使用寿命,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锻造成形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火车承载鞍锻造成形的方法。
背景技术
火车承载鞍是保证火车平稳运行的重要零部件,在火车运行过程中承受着拉、压、冲击以及弯曲等交变载荷作用,工作环境十分恶劣。
火车承载鞍目前的加工方式仍然以铸造为主,但是铸造工艺的局限性以及人为原因导致铸造承载鞍成形精度低,生产周期长,而且后续加工复杂。
目前承载鞍的锻造生产已经可以实现,但是应该合理设计坯料的形状和尺寸,保证缩短生产周期和锻件的成形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提供一种火车承载鞍锻造成形的方法,采用预锻和终锻两个工序生产承载鞍锻件,可以缩短锻件的生产周期减低生产成本,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火车承载鞍的锻造成形方法,包括预锻和终锻两个工序,预锻工序包括以下步骤:
设计坯料的形状和尺寸:根据火车承载鞍的形状和尺寸,确定采用长方体坯料,具体尺寸为150mm×150mm×180mm;
打磨坯料:排除坯料表面缺陷,保证打磨宽深比≥10;
预热和保温坯料:采用箱式电阻炉对坯料进行预热,加热温度1220±20℃,总加热时间不少于1.2h;电阻炉加热到指定温度后装入坯料,炉温升至规定温度后计算保温时间,锻件在锻造温度下的保温时间在某些非正常情况下可以延长,最长保温时间不得超过2h;当钢坯在锻造温度下已经达到最长保温时间,而有因故不能出炉锻造时,可将炉温降至1000-1050 ℃进行6h以内保温,在加热至锻造温度下的保温时间可减少一半;
锻造坯料:预锻工序将方形坯料锻压呈符合终锻零件形状的预锻件;
预锻工序后进行终锻工序锻造出火车承载鞍锻件成品。
所述火车承载鞍锻造成形的方法,其终锻工序包括如下步骤:
将预锻工序锻出的锻件进行空冷然后对锻件表面进行抛丸处理;
对预锻工序锻造的锻件进行打磨处理,排除预锻件表面的缺陷,保证打磨宽深比≥10;
采用箱式电阻炉对预锻件进行重新预热,加热温度1220±20℃,总加热时间不少于0.8h,电阻炉加热到指定温度后装入坯料,炉温升至规定温度后计算保温时间,锻件在锻造温度下的保温时间在某些非正常情况下可以延长,最长保温时间不得超过1h;当钢坯在锻造温度下已经达到最长保温时间,而有因故不能出炉锻造时,可将炉温降至1000-1050℃进行6 h以内保温,在加热至锻造温度下的保温时间可减少一半;
对预锻件进行终锻操作,锻造出合格的承载鞍锻件,成形部分最低温度为750℃;
对终锻后锻件空冷至室温,然后对锻件进行抛丸处理,并对锻件进行标刻。
附图说明
图1为坯料的正视图。
图2为坯料的俯视图。
图3为坯料的等轴侧视图。
图4为预锻件的俯视图。
图5为预锻件的等轴侧视图。
图6为终锻件的俯视图。
图7为终锻件的等轴侧视图。
图8为预锻工序的预热曲线示意图。
图9为终锻工序的预热曲线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理工大学,未经华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22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面粉加工的筛麸装置
- 下一篇:工件模板的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