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气有机硫水解及湿法脱硫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301576.8 | 申请日: | 202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6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喻武钢;刘相杨;王英海;王秋梅;徐安科;熊朝亮;严业峰;居中正;梁玮;吴新红;徐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章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K1/00 | 分类号: | C10K1/00;C10K1/02;C10K1/08;C10K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刘艳艳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气 有机 水解 湿法 脱硫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煤气有机硫水解及湿法脱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塔(1),所述预处理塔(1)顶部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有机硫水解塔(4)底侧部的进口连接,所述有机硫水解塔(4)顶部的出口通过含硫煤气管二(32)与超重力旋转床(6)上部的进口连接,所述超重力旋转床(6)底侧部的出口通过富胺液管(35)连接胺液缓冲罐(10)顶部一端的进口,所述超重力旋转床(6)顶部的出口通过脱硫后煤气管(33)连接煤气除液罐(8)中侧部的进口,所述煤气除液罐(8)底部的出口通过胺液回收管(36)与胺液缓冲罐(10)顶部另一端的进口连接,所述胺液缓冲罐(10)底部的出口通过胺液循环管(37)连接所述超重力旋转床(6)顶部的进口,所述胺液循环管(37)通过待再生胺液管(38)连接待再生胺液换热器(12),所述待再生胺液换热器(12)与再生单元连接;
所述预处理塔(1)下段装填有精除尘剂(2),所述预处理塔(1)上段装填有脱氯剂(3);所述有机硫水解塔(4)内装填有有机硫水解催化剂(5),所述超重力旋转床(6)内安装有旋转床填料(7);所述煤气除液罐(8)上部安装有页片分离器(9);所述胺液循环管(37)上设有胺液循环泵(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有机硫水解及湿法脱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单元包括胺液再生塔(13),所述胺液再生塔(13)底部的出口连接贫胺液管(39),所述贫胺液管(39)分别连接再沸胺液管(40)、胺液缓冲罐(10),所述再沸胺液管(40)依次连接再沸器(20)、胺液再生塔(13)底侧部的进口,所述再沸器(20)通过管路分别连接蒸汽进口(41)和凝结水出口(42),所述贫胺液管(39)上依次设有贫胺液泵(15)、待再生胺液换热器(12)和贫胺液冷却器(16);所述胺液再生塔(13)顶部的出口通过回流管一(43)连接回流罐(18)顶部的进口,所述回流管一(43)上设有回流冷却器(17),所述回流罐(18)底部的出口通过回流管二(44)连接所述胺液再生塔(13)顶侧部的进口,所述回流管二(44)上设有回流泵(19),所述回流罐(18)顶部的出口连接不凝气管(45);所述胺液再生塔(13)内安装有塔盘(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有机硫水解及湿法脱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塔(1)的底侧部与含硫煤气管一(31)连接,所述煤气除液罐(8)顶部的出口与净化煤气管(3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有机硫水解及湿法脱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精除尘剂(2)为煤质或木质活性炭,所述脱氯剂(3)为一价或二价金属的氢氧化物或氧化物,所述脱氯剂(3)的形状为颗粒状或条形棒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有机硫水解及湿法脱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硫水解催化剂(5)为钠基、镁基或镍基改性氧化铝加工而成的多孔颗粒物或条状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有机硫水解及湿法脱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页片分离器(9)为不锈钢材质,所述页片分离器(9)中的页片分离层底部设有集液槽,所述集液槽焊接有4-8根均匀分布的排液管(46),每根所述排液管(46)末端均焊接有液封筒(4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章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章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30157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