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97600.5 | 申请日: | 202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6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梁永刚;凌阅微;李宇杰;刘力滔;许诺;金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0/60 | 分类号: | B01D50/60;B01D46/62;B01D53/18;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于雅洁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净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含:承载壳体、过滤模块、导向模块、输出模块与动力装置;承载壳体的外壁上设有进气口与出气口,进气口与出气口均与承载壳体的内腔相连通,承载壳体的内腔的底部预置有水溶液;过滤模块设置在承载壳体的内腔中,过滤模块与进气口相连;导向模块设置在承载壳体的内腔中,导向模块与过滤模块相连,用于分割承载壳体的内腔;输出模块设置在承载壳体的外壁上,输出模块与出气口的位置相匹配,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外部的动力装置相连。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滤芯使用寿命短、滤芯容易被大颗粒物堵塞、使用成本高的缺陷,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装配方便、搬运方便、净化效率高、净化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空气净化装置主要结合活性炭吸附、臭氧、光催化、负离子等主流技术中的一种或多种方案对空气进行净化,其结构往往离不开膜法处理,存在滤芯使用寿命短、滤芯容易被大颗粒物堵塞、使用成本高的缺陷。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含:承载壳体、过滤模块、导向模块、输出模块与动力装置;
承载壳体的外壁上设有进气口与出气口,进气口与出气口均与承载壳体的内腔相连通,承载壳体的内腔的底部预置有水溶液;
过滤模块设置在承载壳体的内腔中,过滤模块与进气口相连;
导向模块设置在承载壳体的内腔中,导向模块与过滤模块相连,用于分割承载壳体的内腔;
输出模块设置在承载壳体的外壁上,输出模块与出气口的位置相匹配,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与外部的动力装置相连。
进一步,承载壳体由亚克力板与角钢拼装而成。
进一步,导向模块包含:一对固定板与一对隔板;
一对固定板对称设置在承载壳体的内腔的侧壁上;
一对隔板的两侧分别与一对固定板相连,一对隔板并行排列,一对隔板位于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
进一步,过滤模块包含:管孔板、若干个通气管与滤芯组件;
管孔板设置在进气口上;
若干个通气管的一端分别卡设于管孔板的若干个通孔中,通气管的另一端浸没于水溶液的液面以下;
滤芯组件设置在承载壳体的内壁上,滤芯组件与导向模块相连。
进一步,滤芯组件包含:第一滤芯、第二滤芯与第三滤芯;
第一滤芯设置在承载壳体的内腔的底部,第一滤芯与任一个隔板相连;
第二滤芯设置在承载壳体的内腔的顶部,第二滤芯与另一个隔板相连;
第三滤芯设置在承载壳体的内腔的侧壁上,第三滤芯与一对隔板并行排列。
进一步,输出模块包含:出风管,出风管的输入端与出气口相连,出风管的输出端与动力装置相连。
进一步,出风管的内腔为漏斗状。
进一步,输出模块还包含:密封压板,密封压板设置在出风管与出气口的连接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净化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滤芯使用寿命短、滤芯容易被大颗粒物堵塞、使用成本高的缺陷,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装配方便、搬运方便、净化效率高、净化效果好的特点。
要理解的是,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两者都是示例性的,并 且意图在于提供要求保护的技术的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976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