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脱硫除尘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93305.2 | 申请日: | 202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6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岗;黄玉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能铜陵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B01D53/50;B01D53/80;B01D53/96;C02F1/12;C02F1/16;C02F101/20;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施敬勃 |
地址: | 24415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硫 除尘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一种脱硫除尘系统,属于脱硫除尘技术领域。所公开的脱硫除尘系统包括烟道、脱硫装置、除尘装置和雾化装置,烟道包括烟气进口端和烟气出口端,烟气进口端连通锅炉,烟气出口端与脱硫装置连接;除尘装置和雾化装置均设于烟道,雾化装置位于除尘装置的进口端,且雾化装置与脱硫装置的出水端通过第一管路相连通,第一管路设有流量调节件,除尘装置的进口端设有第一温度检测元件,第一温度检测元件与流量调节件可通信连接。如此设置,根据第一温度检测元件检测的烟气温度调节第一管路中脱硫废水的流量,保证雾化液滴能够被充分气化并与灰分充分结合,进而保证重金属分子的去除,最终保证脱硫效率和除尘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脱硫除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硫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由于具有技术成熟、布局紧凑和对水质变化适应性强等优点,成为目前烟气脱硫的主流处理工艺。然而,该工艺虽去除烟气中的硫氧化物,但脱硫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浓度也会相应升高,无法达到排放标准,而且脱硫废水循环使用,时间久后重金属离子浓度越来越高,也会影响脱硫效率。
相关技术中,在脱硫废水的处理领域,有公开一种锅炉烟道处理法,即在烟道内喷雾蒸发处理脱硫废水的一种方法,使雾化后的废水液滴在高温烟气的作用下迅速蒸发气化,脱硫废水中的重金属分子与烟气的灰分结合形成固体颗粒,固体颗粒在烟气流的作用下落在除尘装置内,而水蒸气随烟气排入大气中,从而去除脱硫废水中的重金属分子,同时实现除尘。
但是,通常烟道中烟气的温度受外部锅炉的影响,烟气的温度不可控,而脱硫废水参与雾化的状态恒定,故在烟气的温度发生变化时,雾化情况会发生变化,如在烟气温度降低的情况下,烟气的热量不足以将脱硫废水的水分蒸发气化,那么重金属分子无法脱离出来,影响重金属分子与烟气中灰分的结合,最终影响脱硫效率和除尘效率。而且,水分残留较多,重金属分子、灰分和水分易相结合呈粘稠状物,最终堵塞除尘装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硫除尘系统,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脱硫废水的状态无法随烟气的温度变化而得到调节、影响脱硫效率和除尘效率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脱硫除尘系统,包括:
烟道,所述烟道包括烟气进口端和烟气出口端,所述烟气进口端用于连通锅炉;
脱硫装置,所述脱硫装置连接所述烟气出口端;
除尘装置和雾化装置,二者均设于所述烟道,所述雾化装置位于所述除尘装置的进口端,且所述雾化装置与所述脱硫装置的出水端通过第一管路相连通,所述第一管路设有用于调节流量的流量调节件,所述除尘装置的进口端设有第一温度检测元件,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元件与所述流量调节件可通信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第一温度检测元件检测的烟气温度,自动控制流量调节件来调节第一管路中脱硫废水的流量。这样一来,在烟气的温度降低的情况下,烟气的热量减少,通过流量调节件适当减小脱硫废水的流量,避免烟气的热量不足以将脱硫废水的水分蒸发气化的情况,从而保证雾化状态的脱硫废水能够被充分蒸发气化。同时,也会避免重金属分子、灰分和水分结合形成粘稠状物而堵塞除尘装置的情况。
因此,根据烟气的温度变化调节脱硫废水的流量,保证雾化液滴能够充分气化并与灰分充分结合,进而保证重金属分子的去除,降低重金属分子量,最终保证脱硫效率和除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脱硫除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烟道;
200-脱硫装置;210-烟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能铜陵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国能铜陵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933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