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减隔震支座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9958.3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4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苏聪聪;陈帅;王建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6 | 代理人: | 轩丽杰 |
地址: | 461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减隔震 支座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桥梁减隔震支座,属于桥梁领域,包括:底座设置在桥墩顶部;立柱固定在底座上,支撑环与立柱套接,其内壁通过多个第一缓冲连接组件与立柱外壁连接;多个摩擦组件均匀设置在支撑环顶部,每两个摩擦组件之间设置有一个纵向力导向组件;两组辅助支撑结构分别位于支撑组件两侧,每组辅助支撑结构均包括抗震墙和一组水平力导向组件,抗震墙设置在底座上,水平力导向组件包括支撑筒和第二缓冲连接件,支撑筒一端与抗震墙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缓冲连接件一端连接,第二缓冲连接件另一端与支撑环外壁连接。该支座能够缓冲桥梁与支座之间相对滑动,将横向力和纵向力进行分解,减小振幅,提高桥梁支座的抗震性能及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减隔震支座。
背景技术
桥梁包括桥跨结构、支座、桥梁墩台、基础等组成部分,桥跨结构直接承受车辆及自身重力,桥墩的作用是承受桥跨结构的力并将其传至基础,支座为桥跨结构与桥墩的支撑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由于车辆及地震的动力作用,使桥梁发生振动,从而发生水平和竖向位移,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因此,在桥梁的设计中必须考虑结构抗震。
传统抗震设计是依靠结构、构件自身具有的强度、延性、耗能能力来抗震,通过在支座上设计缓冲结构来增加桥梁纵向的延性性能来实现,但是对横向力引起的危害考虑不足,而横向位移过大会直接导致支座失效,有可能造成落梁并引起桥梁的整体坍塌。
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桥梁减隔震支座,相较于传统支座,该支座能够更好地缓冲由于振动所产生横向力,提高桥梁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桥梁减隔震支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桥梁减隔震支座,包括:
底座,设置在桥墩顶部;
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包括:
立柱,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支撑环,与所述立柱套接,其内壁通过多个第一缓冲连接组件与所述立柱外壁连接;
多个摩擦组件,均匀设置在所述支撑环顶部,每两个所述摩擦组件之间设置有一个纵向力导向组件;
两组辅助支撑结构,分别位于所述支撑组件两侧,每组所述辅助支撑结构均包括抗震墙和一组水平力导向组件,所述抗震墙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水平力导向组件包括支撑筒和第二缓冲连接件,所述支撑筒一端与所述抗震墙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缓冲连接件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缓冲连接件另一端与所述支撑环外壁连接。
优选地,所述摩擦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杆和设置在所述第一伸缩杆顶部的摩擦片,所述第一伸缩杆底部固定在所述支撑环顶部,所述摩擦片顶部高于所述立柱顶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缓冲连接组件包括第一阻尼块、第一限位杆和套接在所述第一限位杆上的第一强力弹簧,所述第一限位杆和第一强力弹簧一端均与所述立柱外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阻尼块一侧连接,所述第一阻尼块另一侧固定在所述支撑环内壁。
优选地,所述纵向力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杆和第二阻尼块,所述第二阻尼块设置在所述支撑环上方,所述导向杆上端与所述第二阻尼块底部连接,下端穿过所述支撑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阻尼块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阻尼块底部和支撑环顶部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杆外套接有第二强力弹簧。
优选地,所述第二缓冲连接件包括连杆和第二缓冲连接组件,所述连杆一端通过球笼式万向节与所述支撑筒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缓冲连接组件一端与所述连杆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环外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学院,未经许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99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