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准给药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9039.6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6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陶智;黄毅;李海旺;于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彭豆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准 控制系统 | ||
精准给药控制系统,涉及一种给药装置,解决现有耳蜗给药的装置存在药品消耗量大,使用效率低且无法实现精准给药等问题,本发明包括集成在外壳体的IC集成电路、MEMS微泵、储药池和储能装置;IC集成电路分别与MEMS微泵和储能装置连接,MEMS微泵的入口与储药池的出口连接;储药池还设置有入口和换气口;储能装置的电压经所述IC集成电路放大后作用于MEMS微泵,驱动微泵进行药液输入。本发明通过液滴式精确控制药液流量,能够根据所需的给药频率精确控制流量,使药液以液滴的方式持续作用于耳蜗,保证药物浓度维持在合适的范围,同时可以减少药物经咽鼓管流出的损失,增加药物的利用率,增强药物的作用效果,延长药物的有效作用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给药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精准给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医药治疗需求巨大。听力损失的治疗关键在于对内耳尤其是耳蜗的精确给药。传统给药装置很难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内耳,除此之外,传统给药装置存在着高药瓶消耗、效率低下、毒副作用大、高创伤以及易感染等局限,而微芯片给药所具备的集成化、精度高、低毒副作用等优点。
目前报道的耳蜗给药的装置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传统给药装置存在药品消耗大、效率低、毒副作用大、高创伤以及易感染等缺陷。现有技术公开一种耳蜗软管给药器,其出药口为镂空结构,运用机械原理将储存于给药槽内的药液通过推杆喷射到耳蜗患处,该种给药装置结构简单,无法精准控制药液流量,与圆窗膜的接触时间不可控,且由于喷射造成药剂浪费,药液大多会从咽鼓管流失,仅有微量药液存于圆窗膜患处。除此之外,该种装置无法连续给药。南京中医药大学李王伟等人发明的耳塞式鼓室给药装置通过穿刺鼓膜将药液输送到耳蜗,存在药液浪费且无法定量准确控制药液流量的缺点。微量自动控释给药虽然能够减小毒副作用,但药物的释放会受限于生理因素,且控制精度约为 1mg/h。为实现耳蜗局部精确给药,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给药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耳蜗给药的装置存在药品消耗量大,使用效率低且无法实现定量精准控制给药等问题,提供一种精准给药控制系统。
精准给药控制系统,包括集成在外壳体的IC集成电路、MEMS微泵、储药池和储能装置;
所述IC集成电路分别与MEMS微泵和储能装置连接,所述MEMS微泵的入口与储药池的出口连接;
所述储药池还设置有入口和换气口;
所述储能装置的电压经所述IC集成电路放大后作用于MEMS微泵,驱动微泵进行药液输入。
进一步的,所述IC集成电路和储药池分别位于外壳体的上部和下部;所述储药池的材质为PE材料,储药池的换气口采用半透膜透气设计,所述半透膜材质为医用级ePTFE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MEMS微泵为方形。
进一步的,所述储能装置为锂电池,所述锂电池放置在MEMS微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精准给药控制系统,通过液滴式精确控制药液流量,它能够根据所需的给药频率精确控制流量,使药液以液滴的方式持续作用于耳蜗,保证药物浓度维持在合适的范围,同时可以减少药物经咽鼓管流出的损失,增加药物的利用率,增强药物的作用效果,延长药物的有效作用时间。并且本发明可拓展为肌肉注射式的给药系统。
1、整体布局新颖,尺寸小,空间利用率高,可实现随身佩戴,除应用于耳蜗治疗外,还可将其应用到肌肉注射,应用范围广泛;
2、微泵的精准流量控制能达到内耳治疗中所需的微小给药流量,并且能够根据需求精确控制流量,控制流量简单方便;本发明既可采用微液滴也可采用组织渗透方式,能达到0.44mg/h的精细流量且不受生理因素影响。
3、本发明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可以实现一次植入多次定量给药;
4、制作成本较低,可实现量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90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