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气象数据的模组及数据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8894.5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24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冬冬;雷勇;张明;张振鲁;庞文静;梁丽;张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L67/125 | 分类号: | H04L67/125;H04L67/06;H04L67/52;G06F13/40;G06F13/42;G06F9/445;G01W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信四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9 | 代理人: | 黄健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气象 数据 模组 数据处理 方法 | ||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处理气象数据的模组及数据处理方法,所述芯片模组包括:数据通信接口、Cat1基带模块、Cat1射频模块、Cat1天线、北斗模块、存储模块和处理器;所述数据通信接口通过总线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用于接收传感器传输的气象观测要素;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Cat1基带模块、北斗模块、存储模块电性连接;所述Cat1基带模块与所述Cat1射频模块电性连接,所述Cat1射频模块与所述Cat1天线电性连接;所述北斗模块用于接收北斗定位系统的定位数据。该技术方案将数据通信接口、Cat1基带模块、Cat1射频模块、Cat1天线、北斗模块、存储模块、处理器这些硬件模块配合软件构成高度集成、一体化的通讯、定位二合一的系统,实现了设备小型化、功耗更低,更容易维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气象观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气象数据的模组及数据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气象局现有业务化自动观测站7万个,这些站点通过气象传感器对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降水等大气状态进行实时观测、这些观测数据通过通讯设备传输到业务软件平台。气象数据对实时性、可靠性、位置准确性的要求都特别高,目前气象数据的传输通常是购买通用的数据传输模块、GPS定位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构成,每个模块设备都包含了电源、通讯接口、处理器(CPU)等电路单元。多个模块之间通过线缆供电和通讯,增加了整套设备复杂性,存在运行不稳定的隐患。由于设备模块多,功耗增大,增加太阳能供电环境的电池和太阳能板的容量。多设备集成不仅让整套设备成本增高,还不利于小型化和可维护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处理气象数据的模组及数据处理方法。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处理气象数据的模组。
具体地,所述处理气象数据的芯片模组包括:
数据通信接口、Cat1基带模块、Cat1射频模块、Cat1天线、北斗模块、存储模块和处理器;
所述数据通信接口通过总线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用于接收传感器传输的气象观测要素;
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Cat1基带模块、北斗模块、存储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Cat1基带模块与所述Cat1射频模块电性连接,所述Cat1射频模块与所述Cat1天线电性连接;
所述北斗模块用于接收北斗定位系统的定位数据;
所述处理器运行软件,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执行对所述气象观测要素的运算和/或对所述定位数据的运算,得到预定格式输出的气象数据;
在网络信号断开时,在所述存储模块缓存所述气象数据;
在网络信号恢复时,经由所述Cat1基带模块,所述Cat1射频模块和所述Cat1天线,将缓存的所述气象数据发送至服务器。
可选地,所述数据通信接口配置为RS232串口和RJ45网口。
可选地,所述北斗模块配置为双频定位模块,定位精度小于1米。
可选地,还包括:
时钟模块,提供实时时钟,用于通讯过程中的时间校准;以及
电源接口,用于所述模组的供电。
可选地,所述软件包括:解析插件库、质控模块、数据融合模块以及通信协议模块;和/或
所述软件为嵌入式软件。
可选地,所述执行对所述气象观测要素的运算和/或对所述定位数据的运算,得到预定格式输出的气象数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未经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88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渐变齿型涡旋压缩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酒店用餐的英语播放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