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织大圆机上针盘自动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87984.2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6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良;张月明;张爱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良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18 | 分类号: | D04B15/18;D04B15/94;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北京阳光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1 | 代理人: | 李满红 |
地址: | 36271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织 大圆 针盘 自动 调节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织大圆机上针盘自动调节装置,涉及针织大圆机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下针盘以及位于下针盘上方的上针盘,机架上对称设置有至少两个升降调节机构,升降调节机构包括与机架连接的调节筒、竖直滑动设置在调节筒内的调节杆以及用于驱动调节杆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上针盘与调节杆的外端连接,下针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防止上针盘与下针盘产生撞击的减震组件。本申请通过在机架上设置的升降调节机构实现对上针盘高度的自动调节,高效,且操作方便,并在下针盘上设置减震组件,减震组件具有多重缓冲作用,防撞击效果好,避免了在调节上针盘高度过程中上针盘与下针盘产生撞击,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织大圆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织大圆机上针盘自动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针织大圆机,即针织圆形纬编机,由于针织大圆机的成圈系统(企业里称作进纱路数或成圈路数,简称路数)多,转速高、产量高、花形变化快、织物品质好、工序少、产品适应性强,所以发展迅速,在针织大圆机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对上针盘进行调节来改变上针盘与下针筒的间隙,满足不同厚度编织产品的加工,传统的针织大圆机上针盘调节机构操作繁琐,不能实现高效的调节,且未设置防撞机构,在调节上针盘高度的过程中会由于上针盘与下针盘发生碰撞导致针盘损坏,影响使用寿命和产品的加工质量。
因此,急需一种操作方便且具有缓冲防撞功能的针织大圆机上针盘自动调节装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针织大圆机上针盘自动调节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针织大圆机上针盘自动调节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下针盘以及位于所述下针盘上方的上针盘,所述机架上对称设置有至少两个升降调节机构,所述升降调节机构包括与所述机架连接的调节筒、竖直滑动设置在所述调节筒内的调节杆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调节杆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上针盘与所述调节杆的外端连接,其中,所述下针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防止所述上针盘与所述下针盘产生撞击的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上针盘顶端的底座、滑动贯穿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板上的压杆以及对称枢接在所述底座内的两个V型摆杆,所述压杆能够与所述上针盘相抵持,所述压杆的内端具有压块,所述V型摆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的对应侧板之间设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V型摆杆的另一端抵持在所述压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调节筒内的驱动电机、水平滑动设置在所述调节筒内的立杆、竖直滑动设置在所述调节筒内的升降板以及一端枢接在所述调节筒内壁上的摆杆,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有收线轮,所述立杆与绕设在所述收线轮上的拉绳连接,所述立杆与所述调节筒之间设有推动所述立杆远离所述收线轮的复位弹簧,所述摆杆的另一端与滑动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的滑套转动连接,所述摆杆上具有导槽,设置在所述立杆顶端上的导柱穿设位于所述导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压块包括相互连接的倾斜部和弧形部,所述倾斜部与所述压杆连接,所述弧形部的悬臂端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V型摆杆的对应端头与所述弧形凹槽的底壁相抵触。
更进一步地,所述倾斜部呈漏斗形,所述减震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内且呈环形分布的多个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与所述底座的对应侧板连接的缓冲筒以及与所述缓冲筒的内孔滑动配合的推杆,所述推杆的内端与所述缓冲筒的底壁之间设有第二压缩弹簧,所述推杆的外端设有能够与所述倾斜部的斜面相抵触的滚轮。
更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推杆上的齿条、一端枢接在所述缓冲筒上的第二直杆以及枢接在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齿条相啮合的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与拐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拐杆的悬臂端与所述第二直杆的另一端之间通过第一直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直杆与所述第一直杆之间连接有使所述第二直杆与所述第一直杆具有可变夹角的拉簧。
更进一步地,所述压杆的外端连接有弧板,所述弧板的外弧面能够与所述上针盘的下表面相抵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良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良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79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