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科学实验盾构隧道内高精度控制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7312.1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1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吕磊;钱美刚;丁东强;汪家来;孟庆雷;王俊;李呈旸;常龙龙;贾彦飞;夏玉;邱超杰;梁振锐;王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王晶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科学实验 盾构 隧道 高精度 控制 测量方法 | ||
1.一种用于科学实验盾构隧道内高精度控制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隧道内布设闭合导线点位,点位均设置强制对中装置,每4点构成一组类平行四边形闭合网形,且点位间相对关系接近平行四边形;隧道内埋设的点位距离成型隧道管壁距离大于0.5m;
2)利用传递至地下隧道工作井内的测量控制点位作为起算数据,并与隧道内布设的点位构成第一组闭合导线;全站仪架设于一个井下控制点位上作为测站点,另一个井下控制点作为后视方向,前视依次瞄准第1个未知点位、第2个未知点位、第3个未知点位、以及后视方向的点位,完成上半测回的角度、距离观测;全站仪完成倒镜,依次瞄准后视方向的点位、第3个未知点位、第2个未知点位、以及第1个未知点位,完成下半测回的角度、距离的观测,上、下两个半测回形成一个测回的观测数据,完成一组闭合网形的观测;
3)外业观测结束,内业数据处理采用数据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处理,形成数据成果及精度评定报告;
4)隧道内每次向前增加两点时,新增两点与上一组网形中的中间两点形成新的一组闭合网形;新的一组闭合网形点位间相对位置关系要求与步骤1)相同,新的一组闭合网形观测方法与步骤2)相同;起算点位利用上一组网形中的点位,但必须使用与隧道前进方向一致的点位;相邻的两组闭合网形,在空间关系上形成具有两个公共点和两条公共边的结构,两个公共点位中,其中一个点位为起算点,另一个为检核点;两条公共边中,其中一条边为起算边,另一条为检核边;检核点和检核边用于对两组网形的精度进行评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科学实验盾构隧道内高精度控制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每4个点位形成的一组闭合网形,网形短边长度取与隧道内径成13:1~20:1的关系,长边长度取与隧道内径成25:1~41:1的关系,短边与长边边长之比≥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科学实验盾构隧道内高精度控制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每个测站观测时,需对与其相邻的所有方向进行角度、距离的观测,并在观测形式上形成全圆周,测回数根据选用的全站仪等级决定,但每测站测回数应大于4个测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科学实验盾构隧道内高精度控制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内业数据处理采用软件进行严密平差,在整条隧道内中的小区域范围有效控制测量误差,削弱误差的累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科学实验盾构隧道内高精度控制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闭合网形组与组之间,由于检核点和检核边通过两组闭合网形分别处理的成果间较差,需要对相邻闭合网形进行精度评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731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