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5G通信的电网保护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6679.1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9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邹晓峰;刘洋;姜睿智;李俊刚;张建雨;崔龙卫;常彦彦;李鹤;冯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37 | 代理人: | 任必为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通信 电网 保护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5G通信的电网保护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判别差动电流及相电流是否存在扰动,如果判别差动电流不存在扰动,则以第一预定周期向接收侧发送正常态数据帧,其中,正常态数据帧包括信息帧头、链路信息以及对于发送侧正常状态的指示;如果判断发送侧电流有扰动,则以第二预定周期向接收侧发送故障状态数据帧,其中,故障状态数据帧包括信息帧头、链路信息以及对于发送侧故障状态的指示。保护终端根据系统的故障情况,动态调整报文数据的组成及频率,完成正常态数据及故障态数据的收发和处理,实现系统正常时节省流量、同时不影响系统故障时保护正确动作的目标,提升配网5G差动保护的应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电网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基于5G通信的电网保护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大量分布式能源的接入,配电网的故障特性发生了显著改变,传统依靠过流或者距离元件的故障定位、隔离方法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差动保护具有简单可靠的特点,可以很好的解决配网的问题,但是传统光纤差动保护依赖于光纤通信,无法灵活应对配电网海量连接需求。近年来,5G通信技术日益成熟,其大带宽、超可靠、低时延等特点满足了以纵联差动保护数据传输为代表的电力保护控制类通信性能要求,为配电网提供了可行的保护控制通信方案。
目前5G差动保护的数据报文主要采用R-GOOSE、R-SV格式,主要包括前导信息、链路地址和应用数据三个部分,差动保护所使用的应用数据一般包括三相电流模拟量采样值、三相电压模拟量采样值、保护相关状态等信息。考虑一定的扩展裕度,数据报文单帧长度一般约200字节。R-GOOSE、R-SV报文一般4000Hz的频率发送,所占带宽为8Mbit/s。现阶段保护装置采用实时的传输数据方式,即无论系统是否发生故障,保护装置均时刻不停地向外发送数据报文,按照此带宽计算,单台5G保护装置每月的流量将达到惊人的3T左右,浪费了巨大网络资源的同时,也产生高额的流量费用,严重阻碍了5G配网差动保护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5G通信的电网保护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5G通信的电网保护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由电网保护数据发送侧装置执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判别差动电流及相电流的变化量是否满足以下公式:
Δ|iop|Iop.start (1)
其中,Δ|iop|为差动电流的变化量,Iop.start为差动扰动门槛;为相电流的变化量,为相电流扰动门槛;
如果差动电流及相电流的变化量不满足公式(1)以及公式(2),则判断发送侧电流无扰动;
在判断发送侧电流无扰动之后,以第一预定周期向接收侧发送正常态数据帧,其中,正常态数据帧包括信息帧头、链路信息以及对于发送侧正常状态的指示;
如果差动电流的变化量满足公式(1),则判断发送侧电流有扰动;
在判断发送侧电流有扰动之后,以第二预定周期向接收侧发送故障状态数据帧,其中,第二预定周期长度是第一预定周期长度的1/80,其中,故障状态数据帧包括信息帧头、链路信息以及对于发送侧故障状态的指示,其中,故障状态数据帧还包括对于发送侧差动故障状态的指示、发送侧每个采样点的采样数据、保护相关状态量以及发送侧故障方向状态。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如果相电流的变化量满足公式(2),则判断发送侧相电流有扰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66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