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施工用防护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6101.6 | 申请日: | 202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0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连天;武相坤;赵利彦;吴增金;陈潮;彭文;王波;胡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安全事务中心;苏州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F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锐知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43 | 代理人: | 郑阳政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施工 防护 机构 | ||
1.一种隧道施工用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在隧道所在区域的山体上建出沿隧道断面边缘延伸的隔震沟、位于隔震沟围成的区域内的若干隔震孔排、沿隧道断面的轮廓线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刚性管、沿隧道断面的轮廓线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橡胶吸震袋和若干橡胶吸震管,橡胶吸震袋的袋口同刚性管密封连接在一起且同刚性管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橡胶吸震管为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的盲管,橡胶吸震袋的开口端同刚性管密封连接在一起且同刚性管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刚性钢设有电动阀,所述刚性管内的压力为10个大气压以上,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刚性管内的压力为设定值以上时所述控制器使所述电动阀开启;隔震孔位于隔震沟和爆破开挖隧道时打出的炮孔之间,隧道断面包括位于下方的矩形和位于矩形上方的扇形,同一排隔震孔排中的隔震孔沿隔震沟的延伸方向分布,相邻两排隔震孔排中的隔震孔位于矩形内的部分沿上下方向错开,相邻两排隔震孔排中的隔震孔位于扇形内的部分沿扇形的径向错开,橡胶吸震袋穿设在隔震沟内,橡胶吸震管一一对应地穿设在隔震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施工用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隧道壁毛糙度器,所述隧道壁毛糙度器中心架和穿设在隔震沟内的沿隔震沟的延伸方向分布的位于橡胶吸震袋远离隔震孔一侧的锉刀片,锉刀的齿位于锉刀片远离橡胶吸震袋一侧的表面上且同隔震沟远离隔震孔一侧的侧壁抵接在一起,所述锉刀通过连接杆同中心架连接在一起,所述电动阀开启时的气流驱动所述连接杆移动使得锉刀片产生拔出隔震沟的运动而在隔震沟的壁上划出沟槽而提高隔震沟壁部的毛糙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施工用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通过沿隔震沟宽度方向顶连接杆使得锉刀片同隔震沟远离橡胶吸震袋一侧的侧面顶紧在一起的顶紧结构同中心架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施工用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结构包括连接在中心件上的沿沟槽宽度方向延伸的螺纹杆、螺纹连接在螺纹杆上的顶紧螺母和套设在螺纹杆上的支撑套,所述支撑套同连接杆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套位于锉刀片和顶紧螺母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施工用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管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刚性管的内部空间隔断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橡胶吸震袋和橡胶吸震管都仅为同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电动阀设置在所述隔板上,所述第二腔体的顶壁上滑动密封穿设有若干顶杆,所述顶杆一一对应地支撑在所述连接杆上,第二腔体内的气压上升时驱动顶杆伸出而顶所述连接杆使得锉刀片产生拔出隔震沟的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施工用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通过沿隔震沟宽度方向顶连接杆使得锉刀片同隔震沟远离橡胶吸震袋一侧的侧面顶紧在一起的顶紧结构同中心架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杆上设有沿沟槽宽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顶杆穿设在所述滑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施工用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器还包括位于刚性管所围成的区域内的防爆布,所述防爆布遮挡住所有的所述炮孔,所述连接杆上设有悬挂孔,所述防爆布上设有悬挂销,所述防爆布通过所述悬挂销穿设在所述悬挂孔内而悬挂在隧道内,所述防爆布位于连接杆朝向隧道未挖通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道施工用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二腔体远离隔板一侧的壁的内表面上设有沿刚性管延伸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密封连接有沿滑槽延伸方向延伸的滑板,所述顶杆连接在所述滑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施工用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管设有沿刚性管延伸方向延伸的橡胶吸震袋连接端口,橡胶吸震袋的开口端密封连接在所述橡胶吸震袋连接端口上,所述橡胶吸震袋连接端口穿设到隔震沟内;所述刚性管设有若干橡胶吸震管连接端口,橡胶吸震管一一对应地密封连接在所述橡胶吸震管连接端口上,所述橡胶吸震管连接端口穿设在隔震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安全事务中心;苏州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安全事务中心;苏州中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61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