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镜片弹性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85268.0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76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康霞;朱咸昌;胡松;赵立新;刘俊伯;杜婧;周清华;杨超;刘文静;周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江亚平 |
地址: | 6102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镜片 弹性 支撑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镜片弹性支撑装置,包括:镜框、刚性支撑、弹性支撑、弹性压块。镜框开有一圆孔,底部有一台阶面,三个刚性支撑均匀安装在镜框底部台阶面上,每两个刚性支撑之间均匀地安放5个弹性支撑;在镜框顶面上设计有三个台阶,分别作为第一弹性压块、第二弹性压块、第三弹性压块的安装位置,三个位置分别位于三个刚性支撑的对面。采用这样的支撑结构,可以保证每个弹性支撑点及刚性支撑点与镜片充分接触,释缓镜片内部的重力变形,并减小顶部压紧过程中镜片的变形,保证镜片的面形,提高成像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镜片弹性支撑装置,可用于光刻机中物镜镜片的安装与调试,也可用于生产中工件的安装检测与调试。
背景技术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高精度的投影光刻机需求日益增加。对于高精度的投影光刻机,物镜镜片面形的细微变化都会对像质产生不良影响。物镜镜片安装在镜框内,由于加工能力的限制,镜框上与镜片接触的面无法被加工到完全平整,这会导致镜片有部分悬空。在物镜的使用过程中,镜片表面会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导致物镜系统像质下降。因此,需要对镜片的重力进行卸载,保证镜片受力均匀,释缓镜片的重力变形,保证镜片的面形,提高成像质量。此外,在压紧镜片的过程中,由于外力作用产生的镜片变形同样会导致成像质量下降,需要尽可能减小外力对镜片面形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片弹性支撑装置,避免镜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形,保证镜片受力均匀,保证镜片面形,保证物镜成像质量。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镜片弹性支撑装置,该装置包括镜框(1)、第一刚性支撑(2)、第二刚性支撑(3)、第三刚性支撑(4)、第一弹性支撑(5)、第二至第十五弹性支撑(6-19)、第一弹性压块(20)、第二弹性压块(21)、第三弹性压块(22)、镜片(200);所述镜框(1)中部开有一圆孔(300),三个所述刚性支撑均匀安装在镜框底面(400)上,每两个刚性支撑之间均匀地安放5个所述弹性支撑,即在第一刚性支撑(2)和第二刚性支撑(3)之间安装有第一弹性支撑(5)、第二弹性支撑(6)、第三弹性支撑(7)、第四弹性支撑(8)、第五弹性支撑(9);在第二刚性支撑(3)和第三刚性支撑(4)之间安装有第六弹性支撑(10)、第七弹性支撑(11)、第八弹性支撑(12)、第九弹性支撑(13)、第十弹性支撑(14);在第三刚性支撑(4)和第一刚性支撑(2)之间安装有第十一弹性支撑(15)、第十二弹性支撑(16)、第十三弹性支撑(17)、第十四弹性支撑(18)、第十五弹性支撑(19);镜片(200)安装在所述圆孔(300)内,且位于三个所述刚性支撑上,所述弹性支撑安装在镜片(200)下方的镜框底面(400)上,使第一弹性支撑(5)到第十五弹性支撑(19)上的支撑钉可从镜片(200)的下面顶住镜片(200),对镜片(200)进行向上的支撑;在镜框顶面(500)上设置有三个台阶,三个台阶位置分别位于三个刚性支撑的对面,所述三个台阶的台阶面分别为第一台阶面(A)、第二台阶面(B)、第三台阶面(C),分别用于安装第一弹性压块(20)、第二弹性压块(21)、第三弹性压块(22);所述弹性压块上设置有铰链(600)。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压块上的铰链(600)采用柔性铰链式结构。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弹性支撑由弹性片和支撑钉构成,所述弹性片由QBe2制成,采用“山”字形结构,弹性片上方铆接支撑钉。
进一步的,镜框底面设有台阶面,所述刚性支撑及弹性支撑均安装在该台阶面上。
进一步的,铰链(600)是在一个厚度为2mm的薄片的上下表面上切出两个半圆形缺口而构成,通过铰链(600)的弹性变形压紧镜片(200)。
本发明的原理是:本装置运用了弹性原理,下方弹性支撑采用“山”字形结构,保证镜片在任何状态下都有弹性支撑点对其起支撑作用,以对镜片重力进行卸载。上方压块采用柔性铰链结构,使压块在压紧镜片的同时保证压力不至于过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52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重构的数字隔离器与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分体式移动不落轮的加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