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温液化气体储罐BOG气体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84538.6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66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程福昌;朱盛华;叶琳;李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集安瑞科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3/14 | 分类号: | F17D3/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张晋晋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液化 气体 bog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液化气体储罐BOG气体处理系统,冷凝器的容置腔连通第一罐体,夹层腔连通第二罐体,夹层腔中的第二低温液化气体的温度低于第一低温液化气体的温度,利用夹层腔中的第二低温液化气体能够将容置腔的第一气体冷凝为液态,液态的第一气体即为第一低温液化气体。在第二低温液化气体的冷凝作用下,第一气体被冷凝液化成的第一低温液化气体逐渐在容置腔中聚积,并由回液管路流入第一罐体中。利用本申请的处理系统对低温液化气体产生的BOG气体进行处理,相较于传统的低温储运项目,可以减少压缩机、冷冻机组、再冷凝器等设备的配置,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经过换热后的低温液化气体在复热时减少了蒸汽的耗量,达到了节能减排的作用。
技术领域
涉及液化气体储罐BOG气体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温液化气体储罐BOG气体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BOG气体的主要是外界能量的输入造成,如泵运转、外界热量的传入、大气压变化、环境的影响及低温液化气体送入储罐时造成罐内蒸发气体积的变化。随着BOG的增多,储罐中的气压也逐渐增大,如果不进行任何处理,储罐将因内部气压过大而受损。
目前,低温储罐的BOG处理工艺主要包含三种:直接外输工艺、冷凝回收工艺以及再冷凝回收工艺。其中,直接输出工艺是将BOG气体经压缩复热后,直接输送至下游管网,其受下游系统的需求限制,局限性较大。冷凝回收工艺和再冷凝工艺中需设置压缩机以及冷冻机组、再冷凝器,投资成本较高,能耗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处理低温储罐的BOG气体,局限性较大、投资成本较高、能耗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液化气体储罐BOG气体处理系统,包括第一罐体、第二罐体、冷凝器以及回液管路;第一罐体储存有第一低温液化气体,所述第一罐体混合有第一低温液化气体气化的第一气体和温度比所述第一低温液化气体低的第二低温液化气体气化的第二气体的混合气体;所述第一罐体设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第二罐体储存有所述第二低温液化气体,所述第二低温液化气体的存储温度低于所述第一低温液化气体;所述第二罐体设有第二出口;冷凝器包括冷凝主体和设置在所述冷凝主体外周的冷凝外壳,所述冷凝主体内部设有容置腔,所述冷凝外壳与所述冷凝主体外壁之间构成密闭的夹层腔;所述冷凝主体上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主体进口和主体出口,所述冷凝外壳上设有与所述夹层腔连通的夹层进口和夹层出口;所述第一罐体的第一出口与所述主体进口连通,以使所述混合气体进入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二罐体的第二出口与所述夹层进口连通,以使所述第二低温液化气体进入所述夹层腔,使得所述第二低温液化气体冷凝所述第一气体;回液管路一端与所述主体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进口连通,以使冷凝为液态的第一气体回流至所述第一罐体中。
可选地,所述低温液化气体储罐BOG气体处理系统还包括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设置在所述回液管路上,所述气液分离器设有分离进口和分液出口;所述分离进口与所述主体出口连通,所述分液出口与所述第一进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低温液化气体储罐BOG气体处理系统还包括回收管路,所述气液分离器还设有分气出口;所述回收管路与所述分气出口连通,所述回收管路上设有压缩机。
可选地,所述低温液化气体储罐BOG气体处理系统还包括控制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回收管路上的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回收管路的通断,所述压力传感器布置在所述压缩机的上游,用于检测所述回收管路中第二气体的压力值;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控制开关电连接,以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传输的压力值信号,并根据所述压力值信号控制所述控制开关的开闭,从而控制所述回收管路的通断。
可选地,所述分液出口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底端,所述分气出口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顶端。
可选地,所述回液管路包括第一回液管路和第二回液管路,所述第一回液管路连接在所述主体出口和所述分离进口之间,所述第二回液管路连接在所述分液出口和所述第一进口之间;所述第二回液管路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底部折弯形成U型液封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集安瑞科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中集安瑞科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845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乙烯组合物和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管材
- 下一篇: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